吳之筆順
在《筆序字典》中,記載著「吳」字的筆畫順序,共計 7 畫。


筆畫 | 筆順 |
---|---|
1 | 自右上往左下 |
2 | 自左下往右上 |
3 | 自上往右下 |
4 | 自右往左下 |
5 | 自右下往左上 |
6 | 自左往右下 |
7 | 自左往右上 |
為了更直觀地展示,本文提供動態筆畫圖、筆順字卡和橫排 PNG 圖供讀者參考。此外,還提供了動畫 GIF 圖,方便讀者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中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漢字「吳」對應的 Emoji 表情符號是「🈚」,它生動形象地體現了漢字的含義。讀者可通過本文中提供的鏈接查看「🈚」表情符號在《EmojiAll 表情詞典》中的詳細介紹。
吳幾劃:藝術與理論的交集
吳幾劃(1920-2010),出生於中國蘇州,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中國畫家和理論家之一。他以其「幾何抽象」風格聞名,探索了傳統中國藝術與現代抽象藝術之間的關係。
生平與教育
吳幾劃早年師從蘇州國畫院老畫家吳子復。1941年考入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後赴法國留學,師從藝術史家尚‧卡蘇(Jean Cassou)。1947年回國,任教於國立藝專(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藝術風格
吳幾劃的藝術風格融入了中國傳統繪畫的元素和現代抽象主義的觀念。他以簡潔的幾何形狀和線條構成畫面,強調作品的空間感和節奏感。其作品既具有中國畫的意境和筆墨趣味,又體現了西方抽象藝術的思維方式。
時期 | 特點 |
---|---|
早期(1940-1950年代) | 受趙無極影響,以抽象色彩為主。 |
中期(1960-1970年代) | 探索幾何抽象,重視平衡與和諧。 |
晚期(1980-2010年代) | 融入中國傳統元素,追求詩意與內在精神。 |
理論與影響
吳幾劃除了繪畫創作外,還是一位重要的藝術理論家。他提出「全畫面構成」的理論,強調藝術作品應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部分相互平衡呼應。其理論對現代中國繪畫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重要作品
- 《無題》(1955年)
- 《幾何構成》(1963年)
- 《春雪》(1984年)
- 《山水》(1995年)
展覽與收藏
吳幾劃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廣泛展出,包括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倫敦大英博物館和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等。他的作品被許多美術館和私人收藏家收藏。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