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星期説法超簡單!土日祝一次搞懂 | 土日祝是什麼?日本星期小知識 | 日本人怎麼記星期?這招超實用

最近在學日文的朋友一定常看到「土日祝 星期幾」這樣的說法吧?其實這是日本人在講假日時常用的簡稱,把星期六、日和國定假日打包在一起說。台灣人習慣用「週末」來概括放假的日子,但日本人可是分得更細緻呢!

先來看看日本星期的說法和台灣有什麼不同。最特別的就是他們用「五行+日月」來命名,而且每個名稱背後都有故事喔!像是「月曜日」就是星期一,源自中國古代的七曜曆法。這種命名方式雖然一開始讓人頭痛,但習慣後反而覺得比數字更有味道。

台灣說法 日文說法 漢字寫法 記憶小技巧
星期一 げつようび 月曜日 月亮第一天
星期二 かようび 火曜日 火星日記得火在燒
星期三 すいようび 水曜日 水星日想成要喝水
星期四 もくようび 木曜日 木頭日聯想樹木
星期五 きんようび 金曜日 金星日期待領薪水
星期六 どようび 土曜日 土星日放假玩泥土
星期日 にちようび 日曜日 太陽日最明亮

說到「土日祝」,這其實是日本人超愛用的簡稱組合。「土」代表土曜日(星期六)、「日」是日曜日(星期日)、「祝」則是祝日(國定假日)。這種說法在商店營業時間或電車時刻表上特別常見,像是「土日祝休業」就表示六日與國定假日都不開門。

日本人對假日的分類真的很講究,除了「土日祝」之外,還有「平日」(週一到週五)、「振替休日」(補假)這些說法。下次去日本玩的時候,記得看清楚店家門口寫的營業時間是哪幾天,才不會撲空喔!特別是有些餐廳平日中午有特價午餐,但土日祝就恢復原價,這些小細節都會影響旅遊預算呢。

土日祝 星期幾

日本人為什麼把星期六叫『土曜日』?原來跟天文學有關!這個問題其實跟古代天文學和五行思想超有關係的啦~你知道嗎?日本星期制的命名方式是從中國傳過去的,而中國又是參考古巴比倫的天文觀測,整個超國際化的!

古代人觀察天象時發現有七顆主要天體在移動(就是肉眼可見的太陽、月亮加五大行星),於是把它們跟星期配對起來。日本人把星期六叫「土曜日」,就是因為這天對應到土星(Saturn)啦!這種命名方式在東亞文化圈超級普遍,台灣老一輩也常說「拜六」對不對?

來看看這個超清楚的對照表:

星期 日本稱呼 對應天體 五行屬性
日曜日 星期日 太陽
月曜日 星期一 月亮
火曜日 星期二 火星
水曜日 星期三 水星
木曜日 星期四 木星
金曜日 星期五 金星
土曜日 星期六 土星

有沒有發現超有趣的?每個星期幾都對應到具體的行星和五行屬性。日本人把星期六叫土曜日不是隨便取的,是根據土星的日文「土星(どせい)」來的。這種命名方式在明治維新時期被正式定下來,之前日本還用過「七曜」這種更文言的叫法呢!

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古代人真的把天文學和生活結合得很緊密。他們認為這些天體運行會影響人類生活,所以連星期命名都要對應行星。像土星在西洋占星裡代表限制與責任,難怪很多人覺得星期六還要加班特別痛苦(笑)。不過現在年輕人可能更熟悉「サタデー」這種外來語講法,傳統的土曜日反而比較少用啦~

週末去日本玩必看!土日祝的營業時間怎麼算?這可是影響行程順不順的關鍵啊!日本店家對「土日祝」的營業時間特別講究,和台灣習慣的週末營業模式不太一樣,搞懂這些眉角才不會撲空。所謂「土日祝」就是土曜日(週六)、日曜日(週週日)和祝日(國定假日)的簡稱,很多商家會調整營業時間,甚至直接公休呢!

先說說日本常見的營業時間標示方式,店家門口或官網通常會這樣寫:
| 標示方式 | 意思說明 | 實際例子 |
|—————-|—————————-|————————–|
| 平日 | 週一到週五 | 11:00~20:00 |
| 土日祝 | 週六、週日、國定假日 | 10:00~19:00 |
| 定休日 | 固定公休日 | 每週三/年末年始(12/31~1/3)|

特別要注意的是,日本「祝日」和台灣節日完全不同!像9月的第三個週一是「敬老の日」,很多百貨公司會延長營業,但老字號和菓子店反而可能提早打烊。建議出發前先查好當月祝日,用「〇月 祝日 日本」搜尋就能找到完整列表。另外,連鎖店和景點週末人潮多,熱門時段(例如週六下午2~4點)可能要排隊,想避開人潮最好挑平日上午或週日晚上去。

交通方面也要留意,東京地鐵的「土休日ダイヤ」和平日班次不同,有些路線週末班距會拉長。關西地區的私鐵更明顯,像阪急電鐵週末部分時段班次少1/3,安排行程要預留緩衝時間。如果遇到三連休(比如週六+週日+祝日),連便利商店的熱食區都可能提早賣完,建議隨身帶點小零食備用。

土日祝 星期幾

學日文最頭痛的就是記星期幾對吧?今天要分享「日文星期記憶法:用台灣人熟悉的諧音輕鬆記住7天」,用我們日常會用到的台語和國語諧音來記憶,保證比死背快10倍!尤其對台灣人來說,這些發音根本就是生活用語的延伸,記起來特別有親切感。

先來看這個超實用對照表,我把日文發音轉換成台灣人一聽就懂的諧音,連阿公阿嬤都能秒懂:

日文星期 羅馬拼音 台灣諧音記憶法 記憶點
月曜日 getsuyoubi 「給休比」 禮拜一剛上班就想休假(給休)
火曜日 kayoubi 「卡油比」 禮拜二加油卡快刷爆了(卡油)
水曜日 suiyoubi 「雖小比」 禮拜三遇到雖小的事(台語雖小)
木曜日 mokuyoubi 「摸魚比」 禮拜四上班想摸魚(摸魚)
金曜日 kinyoubi 「緊要比」 禮拜五緊要關頭快放假了(緊要)
土曜日 doyoubi 「都優比」 禮拜六放假整天都很優(都優)
日曜日 nichiyoubi 「你休比」 禮拜日當然是你休息(你休)

像是「水曜日」記成台語「雖小比」,因為禮拜三常常是工作最煩躁的時候,真的會覺得自己很「雖小」;「木曜日」的「摸魚比」更是上班族的心聲,禮拜四已經在期待週末,當然要偷偷摸魚啦!這些諧音不只是好玩,更重要的是能讓大腦產生畫面聯想。

實際用起來超簡單,比如和朋友約禮拜三吃飯,不用想「suiyoubi」,直接記「啊就雖小比那天啦」;或是安排禮拜五下班聚餐,腦中自動浮現「緊要比終於要放假了」。這種記憶法最棒的是會越用越順口,到後來根本不用刻意想,諧音和星期幾已經自動連結在一起。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