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竹,我的綠色小夥伴】
從開始種植武竹至今已度過三個月的時光。雖説它的生長速度平緩,卻為我帶來每日期待發芽和見證其茁壯的樂趣,同時也提升了我的種植信心。
遇見武竹


時序回到今年三月初,當我與同事阿芳相約時,在等待她的空檔,閒逛她的社區花園。映入眼簾的是一排垂掛在花台上的綠色植物,仔細一看,竟有許多紅色果實隱藏在翠綠的葉叢中。我一眼便認出那是武竹,曾於豆媽的網誌中見過它的身影。那一抹鮮豔的紅色果實散發著無法抗拒的魅力,我禁不住伸手摘下,一枚又一枚,不消片刻便填滿了我的手掌。阿芳好奇地詢問我的意圖,我隨即答道:「用來種植,當作盆栽。」她雖對種植興趣缺缺,卻樂於為我多摘取一些。
艱難的種子發芽
這些紅色果實的外皮略有皺褶,想必已結實多時。返回家中後,我剝除了果皮,發現它們實為一顆顆黝黑的種子。種植盆栽的準備工作中,許多種子往往需要預先浸泡,通常時長為七天,並每日更換浸泡用水。然而,我的武竹種子在水中浸泡了整整半個月,直至它們在水底萌發出芽點,我才將它們移植到盆中。
生命的萌動
移入盆中後,又經過了一週的光陰,終於有一抹緑意探出土面。隨後,它的生長速度明顯加快。有趣的是,這些嫩芽具備趨光性,每當拂曉醒來觀賞它們時,它們幾乎蜷曲至 60 度的弧度。我試著轉換它們的方向,觀察它們是否會調整姿態向光。果不其然,它們又朝著另一側的光源彎曲而去。
向陽而生
在這段時光中,我的武竹盆栽始終放置於室內。直到嫩芽長出葉片後,我才將它們移至陽台,讓它們享受半日的陽光。小小的葉片伴隨著時間流逝逐漸繁茂起來,它們的生長姿態著實令人喜悦。有時,我每隔兩三天澆灑一次水分。身處夏季,澆水次數略微頻繁,若置於室外,我便澆灌兩次;若置於室內,則一天一次,但澆水量相對較少。
茁壯成長
最初,我僅種植一盆武竹盆栽作為嘗試,未曾料到它竟如此易於栽培,即便陽光照射量較低,依然能夠保持鮮豔的綠色。懷著興奮的心情,我再次種植,甚至將家中缺失壺蓋的茶壺搖身一變,成為武竹的另類花器。如今,這些武竹已茁壯異常,且不斷萌發新芽,持續生長茁壯。即使其他植物受到介殼蟲的侵襲,它們仍然不受影響,宛如身強體健的健康寶寶,無需我悉心照料。
生活的點綴
女兒小時候使用過的杯子也成了武竹的居所。目前,我將武竹盆栽擺放在電視機上、書桌上,以及陽台進行日光浴。除此之外,還有一盆被同學帶走了。
縱觀武竹盆栽的生長歷程,其成長速度雖緩,卻為我帶來無盡的樂趣,更提升了我的種植自信。它已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綠色點綴,為我的日常增添一抹生機和活力。
垂葉武竹:自然界的堅韌與優雅
身為竹科的成員,垂葉武竹(Phyllostachys praecox)以其獨特的屬性而聞名,不僅在自然界中扮演重要角色,更受到園藝和文化方面的肯定。
形態與分佈
垂葉武竹是一種大型落葉竹類,可生長至 20 公尺或更高。其稈部呈綠色,佈滿細小的白色斑點,且有明顯的節間。到了秋季,葉子會由綠色轉為金黃色,為秋冬增添色彩。垂葉武竹原產於中國東部和中部,廣泛分佈於温帶和亞熱帶地區。
生態學重要性
垂葉武竹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 水土保持: 其發達的根系有助於穩定土壤,防止侵蝕。
- 固碳: 與其他竹類一樣,垂葉武竹具有很高的光合作用效率,可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緩解氣候變遷。
- 野生動物棲息地: 垂葉武竹叢為許多動物提供庇護和食物來源,例如鳥類、哺乳動物和昆蟲。
文化與應用
除了生態學價值外,垂葉武竹在文化和應用上也頗受青睞:
- 園藝: 其優美的外型和適應性強,使得垂葉武竹成為受歡迎的觀賞植物,廣泛用於庭園造景和盆栽中。
- 建築: 垂葉武竹的稈部堅固且具有彈性,常被用於建造房屋、橋樑和傢俱。
- 造紙: 垂葉武竹的纖維素含量高,是造紙的優良原料。
- 食品: 嫩筍可以食用,具有脆嫩清甜的口感。
用途 | 特點 |
---|---|
園藝 | 外型優雅、適應性強 |
建築 | 稈部堅固、具有彈性 |
造紙 | 纖維素含量高 |
食品 | 嫩筍可食用、口感脆嫩清甜 |
栽種與養護
栽種垂葉武竹時應選擇排水良好的土壤,並提供充足的陽光或半日照。其生長速度快,需要定期修剪,控制株型,並移除病枝和枯葉。
結論
垂葉武竹是一種多用途、生態價值豐富的竹類。其優雅的外型、堅韌的性質和廣泛的用途,使其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都佔有一席之地。透過適當的栽種和養護,垂葉武竹將繼續發揮其在生態、文化和經濟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