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產的方式與風險
前言
[[ 人工流產]],俗稱墮胎,是女性意外懷孕或其他因素終止妊娠的行為。不同懷孕週數適用不同的墮胎方式,選擇時需兼顧風險與個人狀況。


藥物流產
適合於懷孕 7 週以內的女性,使用藥物誘發流產,過程較為簡單,安全性高。
手術流產
透過子宮內膜刮除術或真空吸引術完成流產,需考慮以下風險:
- 不完全流產,需再次手術
- 刮傷子宮內膜基底層,導致子宮腔沾黏,影響日後受孕
- 子宮破裂或穿孔,傷及鄰近器官
- 術後子宮感染,引發敗血性休克
注意事項
事項 | 注意 |
---|---|
時機 | 懷孕 24 週內最適宜 |
風險 | 懷孕週數越大,風險越高 |
心理影響 | 可能產生罪惡感、沮喪、失落等情緒 |
後續監控 | 定期回診追蹤,確保流產完整且恢復順利 |
選擇考量
選擇墮胎方式應根據懷孕週數、個人狀況和醫療建議,權衡風險和效益後做出最適切的決定。
墮胎意思:定義、原因和後果
墮胎意思
墮胎是指「中斷懷孕」或「終止胎兒生命的行為」,通常在懷孕 24 週前進行,超過 24 週後則被視為「晚期墮胎」或「引產」。
原因
女性尋求墮胎的原因有多種,其中最常見的原因包括:
原因 | 比例 |
---|---|
未做好生孩子的準備 | 40% |
經濟因素 | 30% |
與伴侶的關係破裂 | 15% |
身體或精神健康問題 | 10% |
懷孕因強暴或亂倫造成 | 5% |
墮胎方法
目前常見的墮胎方法包括:
方法 | 方式 | 適用的懷孕週數 |
---|---|---|
藥物流產 | 服用 Mifepristone 和 Misoprostol 藥物 | 10 週以下 |
手術流產 | 使用刮匙或吸引器取出胚胎 | 12 週以下 |
晚期墮胎 | 使用引產方法,包括藥物或手術 | 24 週以上 |
墮胎後果
墮胎可能會對女性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造成影響:
身體影響 | 心理影響 |
---|---|
感染 | 焦慮 |
出血 | 抑鬱 |
併發症(罕見)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羣 |
法律和觀點
墮胎議題在全球各地都引起爭議,法律法規因國家而異。一些國家允許自由墮胎,而其他國家則施加限制。墮胎贊成者認為婦女有權決定自己身體的去留,而反對者則認為胎兒擁有生命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