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軌者:外遇成性,毫無悔意
近期,《性行為檔案》的一篇研究指出,有婚外情的已婚人士對於出軌行為「幾乎沒有悔意」,並堅信不傷害婚姻。研究團隊調查2290名外遇人士,平均年齡52.77,顯示外遇者普遍對伴侶仍有愛意,但性滿意度較低。
出軌原因:尋求新鮮刺激


自我欺騙:美化外遇行為
令人驚訝的是,大多數出軌者在出軌時並不感到後悔。研究表明,他們傾向「欺騙自己」,用各種理由淡化不忠行為,如「我只是犯錯」,「出軌沒那麼嚴重」。自我概念的改變是出軌者辯護的常見策略。
人格特質:自戀傾向
研究也指出,出軌者可能有某些人格特質,如自戀和精神疾病,導致他們更傾向出軌和為自己的行為辯護。
外遇者的心理
出軌者常見的原因還包括「被需要」的渴望、容易受環境影響(例如酒醉)以及將性行為與浪漫關係區分開來(「性與愛分離」)。
外遇效應:合理化行為
外遇行為可能使出軌者更容易將其「合理化」。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的行為是「應得的」或「不嚴重」,從而減輕內疚感。
民事侵權:求償慰撫金
外遇行為在台灣已不觸犯刑法,但可透過民事侵權求償慰撫金。被害人若能提供相關證據,如外遇行為的照片或訊息,即可向法院請求賠償。
撤銷贈與:討回財產
民法規定,配偶在婚姻關係中無償贈與外遇第三者的財產,受害配偶可以聲請法院撤銷。若贈與有害及其財產分配請求權,則可以請求撤銷贈與。
外遇小三:破壞婚姻的禍根
定義與成因
「外遇」指已婚人士在婚姻關係外,與他人發生親密關係;而「小三」則是指介入他人婚姻關係的第三者。外遇行為不僅破壞婚姻關係,更可能造成家庭與個人嚴重的傷害。
外遇的原因多元,常見於:
因素 | 説明 |
---|---|
婚姻不滿 | 夫妻感情失和、缺乏親密感或溝通不佳等因素。 |
外在誘惑 | 職場同事、社交場合認識的新對象,提供新鮮感或滿足某方面的需求。 |
個人特質 | 自我控制力弱、缺乏道德感或有依附傾曏者,較容易捲入外遇。 |
外遇小三的影響
對家庭:
- 婚姻關係破裂,造成離婚或家庭失和。
- 家庭功能失衡,影響子女教育與心理健康。
- 財產分配問題,導致經濟壓力和糾紛。
對個人:
- 心理創傷: 被背叛的配偶可能經歷悲傷、憤怒、羞恥和自責等情緒。
- 社羣影響: 外遇行為曝光可能引發社會輿論壓力和指責。
- 法律訴訟: 外遇可能涉及刑事或民事責任,如通姦罪、離婚侵權訴訟。
預防與處理外遇
預防:
- 建立良好的婚姻關係,維繫親密感和溝通。
- 遠離誘惑情境,如過於親密的同事關係等。
- 加強自我控制力,提升道德修養。
處理:
對於被背叛的配偶:
- 找尋信賴的支持系統,如親友、諮商師等。
- 理清思緒,瞭解外遇原因和影響。
- 保護自身權益,如尋求法律諮詢。
對於外遇小三:
延伸閲讀…
老公外遇還帶回家過夜小三做這事讓不倫戀曝光了
老公有小三?男人外遇的12個行為揭露
- 認清自己介入他人婚姻的錯誤,並承擔責任。
- 遠離外遇對象,切斷不倫關係。
- 檢視自身行為,並反省造成婚姻關係破裂的原因。
結論
外遇小三是婚姻的破壞者,不僅造成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傷害,更是道德上備受譴責的行為。預防與妥善處理外遇事件至關重要,被背叛的配偶應積極尋求支持和專業協助,而外遇小三則應負起自身責任,避免繼續傷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