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
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最新的研究發現,大象皺巴巴的「皮膚」竟然隱藏著超強的「伸展之力」,跟肌肉簡直就是完美搭檔。有了隱藏的伸展力,大象就能夠加倍發揮象鼻的各種功能,還能將象鼻伸得更長、更遠!象鼻實在是非常神奇的存在,它擁有超過四萬條肌肉,既能柔軟靈活地捲起水果和樹葉,又能強悍地打斷樹幹、抵禦攻擊。究竟它為何能這樣「又硬又軟」靈活切換呢?
象鼻的神奇伸展
為了深入探索象鼻的秘密,研究團隊特別跑去亞特蘭大動物園(Zoo Atlanta),設置了高速攝影機,紀錄下非洲大象用象鼻拿取食物的過程。乍看之下,軟軟的象鼻似乎就像我們的舌頭一樣,是充滿肌肉的無骨組織。然而,它真正派上用場時,可一點兒也不像舌頭呢!


透過鏡頭,研究人員發現:象鼻頂部跟底部的運動狀況完全不一樣。當大象伸長象鼻時,象鼻外側的延伸能力比內側強多了。仔細看看畫面,就能發現外側的象鼻其實伸得更長!至於兩邊的長度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秘密原來就藏在象鼻的皺褶中!
研究團隊解剖了大象屍體,發現象鼻外側與內側的皮膚非常不同——象鼻外側那摺疊起來的皮膚,比另一側的皮膚多出了約 15% 的彈性。更有趣的是,大象移動象鼻的方式,跟章魚觸手這種軟趴趴器官常用的「平均伸展大法」十分不同,象鼻伸展時就像是打開了一把折疊傘,內部是固定的,而傘面則可以向外變寬、延伸。
不只如此,大象們還會如同開折傘一樣「分批運動」象鼻喔!怎麼説呢?牠們運用象鼻時,會先探出頂端,然後視需求一節一節依序運用後面的肌肉,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會動到靠近身體這側的肌肉羣!學者們表示,大象之所以會這樣動,是因為象鼻前端部分的肌肉量較少,動起來也比較不費勁,而大象其實就跟人類一樣懶,當然是追求越省力越好囉!
另一方面,象鼻上這些皺巴巴的皮膚其實也十分堅硬,能起到重要的保護作用。比如説,在關節部分,一般肌肉容易拉伸,甚至拉傷,但如果有了皺褶,則需要花上整整 13 倍的力量才能拉伸。這樣的保護力有什麼用呢?在未來,或許可以應用在仿生機器人身上喔!
許多仿生機器人都會設計液壓系統,雖然十分靈活,但施力時卻也非常容易斷裂。如果我們能在機器人身上添加一些皺巴巴的皮膚,不僅能提供更強大的保護力,也讓機器人在運用上出現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結語
大象的象鼻是一個集力量、靈巧和保護於一身的完美部位,它的伸展能力和皺巴巴的皮膚都給了我們很多啟發。從大象身上學習,我們也能夠不斷地創新和改進我們的技術,創造出更加強大、更加靈活的機器和產品。
大象鼻:功能與迷思
大象鼻,又稱象鼻,是象科動物最具特色的器官之一。它的長度和靈活性令人驚嘆,具有多種用途和獨特的功能。
解剖結構
大象鼻由約15萬條肌肉組成,不含任何骨頭。它分為兩條主要部分:
部位 | 長度 (公尺) |
---|---|
上鼻 | 0.9 – 1.5 |
下鼻 | 1.2 – 1.8 |
功能
1. 呼吸、嗅聞和發聲:
大象鼻是它們的主要呼吸道,也是強大的嗅覺器官。它們可以用鼻子發出各種聲音,包括鳴叫聲、咆哮聲和嘶嘶聲。
2. 覓食和飲水:
大象利用靈巧的鼻子將食物送到嘴裡。它們也可以用鼻子將水吸入嘴中,然後用鼻子噴水冷卻身體。
3. 社交與求偶:
大象會用鼻子互相觸摸,表達親密和社交互動。此外,雄象會用鼻子揮舞或敲打雌象來求偶。
4. 防禦:
大象的鼻子也非常強壯,可以用來防禦掠食者或威脅。它們可以發揮巨大的力量,並靈活地揮動。
5. 操縱物體:
大象鼻可以用作精密的操縱器官。它們可以拾起小物件、拉動或推動重物,甚至可以解開繩結。
大象鼻的迷思
有關大象鼻流傳著許多迷思:
1. 大象鼻有骨頭: 事實上,大象鼻完全由軟骨和肌肉組成。
2. 大象可以通過鼻子吸水: 大象不能通過鼻子吸水,只能將水吸入嘴中。
4. 大象用鼻子觸摸其他大象表示攻擊: 儘管使用鼻子接觸有時表示攻擊,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是社交或親密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