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養生禁忌須知
太極拳的養身奇效廣為人知,然而其禁忌亦不容忽視,方可防範誤入歧途,避免不必要的損害。
霧霾天氣避練太極
霧霾籠罩,空氣染污,強練太極反致健康受損。建議選擇室內練功,並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避免卧室,宜選客廳。
避風練功,防礙受寒
「避風如避箭」,練功時當躲避冷風直吹,切忌頂風而練。寒風侵襲,體温難升,注意力難以集中,且體熱易散,寒風襲擊汗開之軀,感冒隨之而至。


運動前後,調控體温
運動前適當暖身,熱身運動助於肌肉伸展,關節靈活,促進血液循環,激發身體活力,為練拳做好準備,避免損傷。運動後應緩和放鬆,切勿戛然而止,俾免頭暈噁心等不適。
飲水勿過量,補充有度
練功後大量發汗,補充水分必不可少,但飲水過急過量會導致肌肉抽搐、低鈉血癥等不適。適宜飲用運動飲料、淡鹽水、清水或淡茶,水温宜在 8-14 度。
結束後切莫貪涼
練習後體質發熱,切忌受涼。熱功後驟冷,易引發疾病。練功後半小時內避淋浴、飲涼水、吹冷風。
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太極雖優雅緩和,但消耗體能頗巨,應按自身情況調整強度和頻率,強健體魄,防範損傷。
準備充足,動作標準
練拳前應充分熱身,慢跑徒手操熱身身心,配合適當腿部伸展與蹲起活動,讓膝踝關節靈活性佳。
表格概覽
禁忌 | 原因 | 影響 |
---|---|---|
霧霾練功 | 空氣污染 | 健康損害 |
頂風練功 | 冷風直吹 | 受寒感冒 |
運動後驟停 | 血液淤積 | 胸悶暈厥 |
運動中飲水過量 | 水分過量 | 肌肉抽搐 |
熱功後貪涼 | 熱功後受冷 | 疾病誘發 |
強度過度 | 體能負荷 | 損傷風險 |
準備不足 | 動作不當 | 效率低下 |
太極拳禁忌
太極拳是一種輕緩舒展的武術形式,講求氣與力的調和運用。然而,習練太極拳時也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以免誤傷自身或他人。本文將列出常見的太極拳禁忌,為習練者提供安全指引。
發力過猛
太極拳以「以柔克剛」為原則,強調以巧勁化解對方力道。發力過猛不僅違反太極拳的理念,也容易導致自身受傷或他人物理損傷。
步法不穩
太極拳的步法要求沉穩紮實,虛實分明。步法不穩不僅影響身體平衡,更可能造成転倒或扭挫傷。
腰部受力
太極拳的許多動作都涉及腰部扭轉或彎曲。腰部受力過度不僅會引起腰肌勞損,更嚴重時可能導致椎間盤突出。
腹部用力
太極拳講求丹田發力,但並不是腹部用力。腹部用力會影響丹田內氣的運行,降低太極拳的整體效果。
肩部受力
太極拳的動作以圓弧為主,要求手臂靈活流暢。肩部受力過度會影響手臂的運動幅度,也可能造成肩關節疼痛。
肘部內扣
太極拳的肘部應盡量保持平直,避免內扣。肘部內扣會破壞太極拳的力學結構,造成受傷隱患。
手腕過急
太極拳的手腕動作應輕靈柔和,避免過急或過猛。手腕過急容易造成手腕扭傷,影響太極拳的精準度。
手指抓握
太極拳的手指應保持微曲放鬆,避免過度抓握。手指抓握不僅影響氣機運行,也容易造成手部肌肉痠痛。
心存雜念
太極拳是一種身心合一的運動,要求心靜氣和。心存雜念不僅影響專注力,也阻礙氣機的運行。
情緒波動
太極拳的練習應保持情緒穩定,避免過度興奮或悲傷。情緒波動會影響身體的氣機運行,不利於太極拳的學習和修練。
適應年齡
太極拳雖然是適合各個年齡層的運動,但過於年幼或年邁者仍應評估自身體能,適度調整練習強度和時間。
飲食禁忌
習練太極拳應注意飲食均衡,避免暴飲暴食或攝取過度刺激性食物。飲食不當會影響身體機能,降低太極拳的練習效果。
藥物影響
習練太極拳時應避免服用鎮靜劑或興奮劑等藥物。藥物影響會改變身體的正常機能,不利於太極拳的練習。
練習環境
太極拳的練習環境應選擇空氣流通、空間足夠的場所。練習環境不佳會影響呼吸品質和動作流暢度,降低太極拳的練習效果。
師承不當
選擇一位合格的太極拳師傅至關重要。師承不當不僅無法得到正確的指導,更可能導致身體受傷或練習偏差。
總結
太極拳習練有許多禁忌需要留意。遵守這些禁忌不僅可以避免受傷,更能促進太極拳的學習和修練。習練者應根據自身情況,適當調整練習強度和方式,在安全和健康的狀況下享受太極拳帶來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