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教育商品化】反教盟公佈「2018大學學店排行榜」
大學學店排行榜出爐:私校學店冠軍蟬聯、公立大學情況不容樂觀
近日,反教育商品化聯盟(簡稱「反教盟」)發布令人咋舌的「2018大學學店排行榜」,引發社會關注。該排行榜旨在揭露國內大學辦學成效,並促使學生在選擇志願時保持警惕,避免成為教育商品化的受害者。


私校大學方面,蟬聯兩屆學店冠軍寶座的是世新大學,凸顯其在教學品質和學生權益保障方面的問題。此外,銘傳大學、實踐大學、文化大學等多所知名私立大學榜上有名。
公立大學中,台灣藝術大學榮登學店排行榜首位,其宿舍不足、過度依賴學生學費等問題引起關注。緊隨其後,台北大學和政治大學也因縮減課程和濫用兼任教師等因素入列。
反教盟質疑:大學淪為營利「學店」,學生權益堪憂
反教盟指出,許多大學透過熱門排行榜自吹自擂,忽視了學生真實的教育體驗和學權保障。這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大學淪為了「學店」,以收取高額學費為目的,而教學品質和學生福利卻令人失望。
世新大學被指控高生師比過高、教學資源不足、宿舍短缺、過度依賴學費和盈餘偏高,而東吳大學、輔仁大學等學校也存在類似問題。反教盟疾呼,政府相關部門應正視這一現象,加強對大學教育品質的監管和評核。
大學反駁:反教盟標籤化,混淆社會視聽
面對反教盟的指控,世新大學發表聲明進行反駁,稱反教盟提出的指標片面且不合理,混淆社會視聽。校方表示,世新大學生師比符合教育部規定,且學校一直致力於提高教師品質,提升教學效能。此外,世新大學也推出助學措施,減輕低收入户學生的負擔。
反教盟則堅稱其評選標準科學客觀,反映了各大專院校的真實辦學現況。他們呼籲社會大眾明辨是非,避免讓學生陷入辦學不良的學校之中。
學生家長應審慎選擇,重視教育品質和校園文化
大學學店排行榜的發布,對高中生和家長們選擇志願提出了警示。在填報志願時,應綜合考慮各大專院校的辦學實力、師資水準、教學環境和學生評價等多方面因素,選擇真正重視教育品質、關心學生發展的學校。同時,也要重視校園文化和氛圍,選擇與個人價值觀和志向相契合的學校。
排名 | 大學名稱 | 問題 |
---|---|---|
1 | 世新大學 | 高生師比過高、教學資源不足、宿舍短缺、依賴學費、盈餘過高 |
2 | 銘傳大學 | 高生師比高、教學資源不足、宿舍短缺 |
3 | 實踐大學 | 高生師比過高、教學資源不足、宿舍短缺 |
4 | 文化大學 | 高生師比過高、教學資源不足 |
5 | 東吳大學 | 濫用兼任教師、運動場不足 |
6 | 輔仁大學 | 高生師比不合理、教學資源不足、盈餘過高、濫用兼任教師 |
7 | 台灣藝術大學 | 宿舍不足、依賴學費、濫用兼任教師 |
8 | 台北大學 | 宿舍不足、依賴學費、縮減教師 |
9 | 政治大學 | 刪減課程、縮減教師 |
10 | 中原大學 | 高生師比過高、教學資源不足 |
學店有哪些:辨識劣質大學的指南
學店有哪些?在尋求高等教育時,識別和避免低質量的教育機構至關重要。本指南探討了學店的關鍵特徵,為學生提供了評估學校信譽的工具。
特徵 | 描述 |
---|---|
承認標準寬鬆 | 學店通常對學生的學業背景或入學考試成績沒有嚴格要求。 |
學位課程質量低 | 提供的課程缺乏嚴謹度,教職員工資格欠佳,作業和考試容易應付。 |
師生比高 | 教職員人數與學生人數的比例過高,導致教授無法提供適當的關注或指導。 |
就業率低 | 畢業生很難找到與其學位相關的工作或進一步深造。 |
認證不明確 | 學校未獲得信譽良好的機構或政府組織的認證,質量無法保證。 |
過度推銷 | 學店經常使用激進的營銷策略,誇大其課程、就業率和聲譽。 |
不佳的環境 | 教學設施、圖書館和校園環境可能欠缺維護或不足以支持良好的學習環境。 |
除了這些特徵外,學生在評估學校時還應考慮以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