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東陵】揭開定東陵的神秘面紗,探索帝陵的千年傳奇

【定東陵】揭開定東陵的神秘面紗,探索帝陵的千年傳奇

慈禧陵:清朝無冕女皇的絕美陵寢

慈禧陵,位於河北唐山馬蘭峪,是清朝著名的陵寢之一。其與東太后慈安陵僅一牆之隔,均始建於同治十二年(1873年)。然而,慈禧陵在光緒年間進行了全面重修,規模遠超東陵,成為清代後陵中唯一擁有地宮的陵寢。

建築特點

慈禧陵的奢華體現在其獨特的建築風格。”三絕”並稱,詮釋了這座陵寢的非凡之處。

定東陵 Play

木絕:三大殿樑柱悉數採用名貴黃花梨木,堅硬細膩,寸金尺木。甚至慈禧棺槨也使用金絲楠木打造。

金絕:殿內外金龍繁多,盡皆貼金。牆壁上金光熠熠,綴以五蝠捧壽、萬字不到頭等吉祥圖案。盜墓者洗劫過後,仍可見當年盛況。

定東陵

石絕:漢白玉質地優良,雕刻精湛。隆恩殿欄板上的鳳龍圖案,氣勢磅礴。殿前鳳龍丹陛石更堪稱珍品。

地宮探秘

慈禧陵地宮規模宏大,保存相對完好。遊客可親臨地宮,感受陰森神秘的氛圍。

石門與門環:地宮入口的石門氣勢恢宏,門環雕刻靈動,寓意辟邪。

石刻雕飾:石門內部的雕刻精妙絕倫,三龍兩鳳栩栩如生。

金井與棺槨:最後金券之上,慈禧的棺槨安置於金井之中。棺內陪葬品琳瑯滿目,盡顯奢華。

盜墓之劫

1928年,軍閥孫殿英炸開慈禧陵,將其屍骨暴露,珍寶洗劫一空。曾經威風凜凜的慈禧太后,只留下荒塚供人憑弔。

歷史評價

慈禧太后掌權47年,是清朝的實際統治者,其強勢與奢靡備受後世爭議。慈禧陵作為其權勢與榮華的見證,承載著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附表:慈禧陵建築與特點

建築 特點
隆恩門 慈禧陵正門
隆恩殿 殿內外貼金彩繪,漢白玉透雕龍鳳陛石
地宮 規模宏大,保存完好,石刻雕飾精妙
明樓 後陵中絕無僅有,氣勢磅礴
琉璃門 通往地宮入口

定東陵:朱棣與仁孝文皇后的永恆陵墓

定東陵是明成祖朱棣與孝文皇后徐達長女的陵墓,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

定東陵修建

定東陵修建於永樂七年(西元1409 年),竣工於永樂九年(西元 1411 年),前後僅用時三年。陵園佔地約 2.7 平方公里,陵墓呈「凸」形,東西長約 360 公尺,南北寬約 320 公尺。

結構 尺寸 特徵
陵寢 長 26.1 公尺、寬 23.5 公尺、高 25.3 公尺 九脊黃琉璃瓦頂、重簷廡殿式建築
明樓 高 25.3 公尺 八角形、三層
石五供奉殿 長 25.5 公尺、寬 23.5 公尺 面闊五間,進深五間,單簷廡殿式建築
石五供奉殿後室 長 15.6 公尺、寬 14 公尺 安放朱棣和孝文皇后神位
祾恩門 高 10 公尺 券洞過廳,連接石五供奉殿和明樓
方城 邊長 77.6 公尺 內有明樓和祾恩門
神道 長 235.6 公尺、寬 70.7 公尺 兩側設石像生等
大紅門 高 15 公尺、寬 11.7 公尺 牌坊式建築,陵園正門
外圍城垣 邊長 702.6 公尺 高約 4 公尺,厚 2.4 公尺

定東陵出土文物

定東陵於 1956 年至 1958 年間被發掘,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

類別 代表文物 備註
瓷器 青花雲龍紋大瓶 中國國家一級文物
玉器 玉如意 用於搔癢
金銀器 金絲翼善冠 孝文皇后使用
繪畫 《孝文皇后像》 明代紙本設色畫
織繡 繡金龍紋袍 朱棣使用

定東陵的歷史意義

定東陵不僅是一座帝王陵墓,更是中國古代建築和文化的瑰寶,具有以下歷史意義:

延伸閲讀…

定東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定東陵_百度百科

  • 體現明初皇權至上,陵制宏偉
  • 展示明代永樂年間的建築工藝水平
  • 為研究明代喪葬禮制提供重要史料
  • 成為明代帝王陵寢的典範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