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菜共生:永續海鮮的新路徑?
導覽


面對氣候變遷與傳統水產養殖產業困境,室內魚菜共生系統(Aquaponics)應運而生。香港的先驅「綠芝園」,率先探索這種生態養殖模式的可能性,為永續海鮮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
項目 | 觀塘養殖場 | 科學園養殖場 |
---|---|---|
面積 | 2,000平方公尺 | 20,000平方公尺 |
自動化系統 | 人工播種和澆水 | 完全自動化 |
光照 | T8光管 | LED光管 (耗電量減少80%) |
温控 | 攝氏18-22度 | 攝氏18-22度 |
「綠芝園」的室內養殖場是一個自循環的生態體系。底層魚池中的白鰂魚排出的廢水,經過過濾和消毒程序後,轉化為養分充足的「肥料水」,提供給頂層的蔬菜種植區,為植物提供生長必需的營養。蔬菜吸收養分後迴流至魚池,完成循環。透過火山石、生化循環器和海蠣殼的補充,確保蔬菜所需的鈣、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儘管魚菜共生系統在永續海鮮領域具有前景,但仍面臨一些挑戰。例如,與户外養殖相比,室內養殖的能源消耗較高(照明和温控)。另外,香港現行的法規不足,尚未充分規範工廈中的水耕養殖,使得業者處於灰色地帶。「綠芝園」營運總監林志揚呼籲政府支持更新法例,制定符合水耕需求的條規,以促進產業發展,為永續海鮮的未來創造利基。
室內養魚:打造水生綠洲的指南
室內養魚越來越受到歡迎,因其既有療癒性,又能為室內空間增添生氣。無論你是經驗豐富的水族愛好者,還是室內養魚的新手,本文將指導你如何打造一個蓬勃發展的室內水生綠洲。
選擇魚種
魚種的選擇取決於你的水族箱大小、水質參數和個人喜好。以下是適合室內養魚的常見魚種:
| 魚種 | 難易度 | 壽命 (年) |
|---|---|---|
| 孔雀魚 | 容易 | 2-3 |
| 紅蓮燈魚 | 容易 | 2-5 |
| 虎皮魚 | 容易 | 5-8 |
| 黑殼蝦 | 容易 | 1-2 |
| 燕魚 | 中等 | 3-5 |
| 燈魚 | 中等 | 2-4 |
| 龍魚 | 困難 | 30+ |
水族箱設置
選擇水族箱應考慮魚種的大小、數量和泳池空間要求。確保水族箱配備過濾系統、加熱器和照明。以下是設置水族箱的步驟:
- 清潔水族箱:使用清水徹底清潔水族箱,去除所有殘留物和灰塵。
- 舖設底土:在水族箱底部鋪設 2-4 英吋的礫石或其他底土,提供細菌附著和植物生長的表面。
- 種植水草:水草有助於保持水族箱的生態平衡,為魚類提供庇護所。選擇適合水族箱大小和光照條件的水草。
- 安裝設備:將過濾系統、加熱器和照明安裝在水族箱中。確保設備符合水族箱的尺寸和魚種的需求。
- 注水:使用乾淨的無氯自來水,慢慢注滿水族箱。避免過度注水,留下約 2 英吋的空間。
- 加入水質處理劑:加入水質處理劑以去除水中的氯和重金屬。
- 開機:打開過濾系統、加熱器和照明,讓水族箱運行幾個小時。
日常維護
維持室內水族箱的健康需要定期維護:
餵食:根據魚種餵食魚類。避免過度餵食,剩餘的食物會污染水質。
換水:每週換水 10-25%,去除硝酸鹽和其他廢物。使用虹吸管去除底層沉積物。
清潔過濾器:定期清潔過濾器,更換過濾材料。
檢查水質:使用試劑盒檢測水質參數,如 pH 值、氨含量和硝酸鹽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