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仍常見蛇類出沒 動保處提醒若遇「8不要」風險高
隨着夏季結束,秋意漸濃,但新北市動保處仍接到多起蛇類通報案件,共15起,其中10起發生在民宅內或周邊。
為避免不期而遇蛇類,民眾應注意以下「8不要」事項:


行為 | 風險 |
---|---|
不要隨意逗弄 | 可能激怒蛇類 |
不要驚嚇 | 蛇類會因驚嚇而攻擊 |
不要使用棍棒驅趕 | 蛇類會誤認為是威脅 |
不要赤腳走動 | 蛇類可能藏匿在草叢間 |
不要擅自抓蛇 | 非專業人員處理有風險 |
不要在晚上走動 | 夜行性蛇類容易出沒 |
不要破壞蛇類巢穴 | 會影響生態平衡 |
不要亂丟垃圾 | 垃圾堆誘引蛇類覓食 |
此外,發現蛇類時,民眾應保持冷靜,不要主動攻擊,並與蛇保持安全距離,立即疏散家中成員及寵物,同時通報動保處處理。
動保處長楊淑方表示,台灣一年四季都有蛇出沒,民眾應注意環境衞生,清理雜物,將草叢修剪整齊,減少蛇類藏匿機會。
雖然蛇類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但牠們並非主動攻擊人類,瞭解蛇類習性,做好防備措施,就能與蛇類和平共存。
家裡出現雨傘節:該如何應對和預防?
家中出現雨傘節,常令人感到困擾和恐慌,以下是相關資訊和應對建議:
一、雨傘節簡介
雨傘節,又稱傘節蟲、乾女兒,是一種無毒無害的昆蟲,屬於竹節蟲科。其名來自於其身體外型,酷似摺疊的雨傘。
二、常見種類
常見的雨傘節種類有:
名稱 | 外觀 |
---|---|
唐寧氏雨傘節 | 身體呈暗褐色,上有白色斑點 |
褐帶竹節蟲 | 身體呈褐色,有兩條褐色縱帶 |
梅山竹節蟲 | 身體呈綠色,上有黑色斑點 |
三、出現原因
雨傘節常出現在有植物的環境中,其出現原因包括:
- 植物上有雨傘節卵
- 周圍環境有雨傘節棲息地
- 住宅附近有茂密的樹林或庭園
四、應對措施
1.保持冷靜
發現雨傘節時,切勿驚慌,也不要使用殺蟲劑或暴力驅逐。
2.檢查植物
仔細檢查室內外植物,是否有雨傘節卵或幼蟲。如果有,請將其移除並銷毀。
3.調整環境
- 修剪過長的樹枝,減少雨傘節棲息空間。
- 減少户外植物數量,避免吸引雨傘節。
- 保持環境清潔,避免堆積枯葉或雜物。
4.物理防治
- 使用黏蟲板或燈具吸引雨傘節並捕獲。
- 在窗户和門縫放置紗網,防止雨傘節進入室內。
- 定期清潔家中和周圍環境,清除雨傘節卵。
五、預防措施
1.定期檢查
- 定期檢查植物和住宅周圍環境,是否有雨傘節蹤跡。
2.避免引進
- 購買植物時,仔細檢查是否有雨傘節卵或幼蟲。
- 避免從户外直接帶入植栽或木材。
3.加強密封
延伸閲讀…
家裡有蛇怎麼辦?4步驟教你冷靜處理,減少衝突並協助重回大 …
影/秋季蛇闖家户頻傳…專家:一年四季都有滑溜畫面曝
- 修補門窗、縫隙,防止雨傘節進入室內。
- 定期清理陽台、露台等户外空間,減少雨傘節棲息處。
六、其他資訊
- 雨傘節一般不咬人,但若觸摸其黏液,可能導致皮膚過敏。
- 雨傘節是益蟲,有助於分解植物殘渣,維持生態平衡。
- 長時間放置的雨傘節會變乾燥並碎裂,請小心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