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六燃遺跡「寡婦樓」現況與沿革
前言
新竹市東區「寡婦樓」原為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合成工廠」的遺址,見證了二戰期間台灣的軍事工業發展。這棟紅磚建物在戰後因安置失聯國軍眷屬而得名,卻因惡意拆除而面臨消失的危機。


歷史沿革
六燃設施有三個廠區:高雄、新高和新竹。其中,新竹廠區原計畫以丁醇合成異辛烷,但因戰爭影響,改為生產航空揮發油。合成工廠雖完工,但精密儀器遲遲未到,因此從未生產異辛烷。
戰後,國軍安置眷屬於合成工廠,並以簡陋建材搭建「屋中屋」。由於大量孤苦無依的軍眷寡婦遷入,因此被稱為「寡婦樓」,成為台灣眷村文化特有的產物。
拆除事件與爭議
2015年4月4日,寡婦樓的原住户擅自僱用工人連夜拆除。新竹市政府凍結國防部的都更審查,並對破壞文化資產展開調查。
文史團體抗議市府未於拆除前完整呈現其歷史價值,且草率召開文資審議會議,導致寡婦樓面臨被拆除的命運。他們呼籲立即停止審議,並原地重建。
文化資產價值
寡婦樓雖非歷史建築,但具有意象保存的價值。其建築特色結合了鋼筋混凝土主結構、紅磚隔間和木桁架屋頂,反映了戰爭時期的資源短缺。此外,合成工廠區還有觸媒工場和原動罐等遺址,共同構成六燃新竹設施的工業遺產。
市府立場
新竹市文化局表示,根據規定必須先公告指定為古蹟或歷史建築,才能爭取文資補助進行調查。六燃設施部分建築已於2014年被認定為歷史建築,但寡婦樓並未包含在內。
市府成立「處理小組」認定寡婦樓應由文資審議委員會再審議,但目前僅完成程序,強調民間團體的意見會納入審議。
後續發展
全國眷村保存聯盟認為,文資保存應增加公有文化資產的管理基金和人力,並透過文創活動活化文化資產。
新竹市長林智堅震怒,要求警方緝兇究責,並凍結國防部都更審查程序。市府將與文化界人士討論後續處置方式,捍衞新竹市重要的文化資產。
寡婦樓位置:探討空屋對社區安危與城市景觀的影響
寡婦樓位置的定義與特色
寡婦樓通常指住宅大樓中無人居住或是出租率極低的低樓層單位,因常出現社會底層人士或遊走灰色地帶的租客而引發安全疑慮。其特點包括:
- 低樓層:方便進出,不易被人察覺。
- 出租率低:造成空屋率高,容易成為藏匿處。
- 居住人口複雜:可能吸引無業遊民、吸毒者或犯罪分子入住。
寡婦樓位置的分佈情況
寡婦樓的分佈並無特定規律,但傾向出現在老舊住宅區、都會更新計畫範圍或人口外移的城鎮中。根據統計,台灣各縣市皆有寡婦樓問題,以下為部分熱點地區:
縣市 | 熱點地區 |
---|---|
台北市 | 萬華、大同區 |
新北市 | 板橋、三重區 |
台中市 | 北區、南屯區 |
高雄市 | 三民區、苓雅區 |
台南市 | 東區、安南區 |
桃園市 | 桃園區、八德區 |
嘉義市 | 西區、東區 |
彰化縣 | 和美鎮、員林市 |
寡婦樓位置對社區安危與城市景觀的影響
社區安危方面:
- 犯罪隱匿處:寡婦樓易成為搶奪、毒品交易等犯罪行為的據點,影響周邊居民安全。
- 治安死角:低樓層視野受阻,使得警力巡邏不易,形成治安死角。
- 遊民聚集所:缺乏照護的遊民常集中在寡婦樓,引發公共衞生疑慮。
城市景觀方面:
針對寡婦樓問題,政府與民間團體合作推動以下措施:
- 清查與管理:定期清查空屋,加強管理和輔導。
- 活化利用:將寡婦樓改建為社會住宅、託兒所或青年創業空間等公益使用。
- 社區巡邏:加強社區巡邏頻率,降低犯罪與治安隱憂。
- 社會關懷:提供遊民和邊緣人口社會關懷服務,防範犯罪。
- 都市更新:推動都市更新計畫,改善老舊住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