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屏風】由頂尖品味到山徑風光!不可錯過的「小屏風」風潮

【小屏風】由頂尖品味到山徑風光!不可錯過的「小屏風」風潮

雞公嶺、小屏風縱走

今日雞公山、小屏風縱走之旅就此告一段落。期待下次再相會,一同征服更多的山嶺。

沿著標距柱 L049 往大澳方向前行,約 2.8 公里後即可抵達。沿途經過萬丈布營地,續往鳳凰徑標示前進。

小屏風 Play

離開大石山徑後,沿著梯級往下行,注意勿誤入慈興寺,因其不對外開放。梯級終點右手邊有一條山徑可銜接回鳳凰徑。

攀上肥豬石後,可 360 度飽覽雞公山羣峯全景,欣賞煎魚灣的細長沙灘。後續大石山徑坡度陡升,需手腳並用攀爬,部分路段近乎垂直。

沿著岩石平台向上行,途中偶有絲帶指示,坡度逐漸加劇。最終登上小屏風前有一處巨型岩石,形似肥豬。

小屏風

從鳳凰徑右轉後約 1 分鐘,即可踏上小屏風登山之路。路徑標誌清晰,草叢低矮,然坡度較陡。

登上根頭坳後,即可接回鳳凰徑。留意體力是否充沛,評估小屏風是否可順利於日落前回程。

沿著山脊逐步下降,途中留意左側山脊,轉向左手邊後逐漸下降前往小屏風。路徑清晰,沿途有膠帶指標。

雞公山頂上無標高柱,僅有一塊石頭標示「十字」符號。

近山頂處爬升坡度略陡,需手腳並用攀爬。山頂位於叢林之中,無標高柱。

清楚目標後,沿途草叢仍茂密,需留意荊棘。

約 500 米後,右手邊出現雞公山標高柱,高 137 米,可眺望港珠澳大橋與大澳景緻。

穿入石屎路段後,入眼皆是叢生的藤蔓與荊棘,路跡模糊,彷彿迷宮。

爬過石橋後,沿欄杆前進,後穿過倒塌樹木。

「小屏風」坐落於根頭坳與深坑瀝之間,標高約 360 米。因其懸崖絕壁形似屏風,故有「天際斷崖」美譽。

「雞公山(二澳)」海拔 194 米,隱匿於大嶼山二澳西側,由多座山峯連綿起伏,形貌酷似狗牙。「二澳」之稱是為了區別香港其他兩座同名山峯。

小屏風:日本傳統美學與實用工藝的巧妙融合

小屏風,源自日本的傳統傢俱,以其精巧的設計、多變的用途以及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獨特魅力而聞名。從古代宮廷到現代家居,小屏風在日本文化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歷史起源

小屏風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的「屏風」。屏風在中國古代用於分隔空間或作為擋風板,在隋唐時期傳入日本並與本土文化結合,逐漸發展成獨特的「小屏風」。

製作工藝

小屏風的製作工藝非常精緻。其框架通常由木材製成,並覆蓋著紙張或布料。紙張常使用和紙,一種由楮樹皮製成的日本傳統紙張,具有強度高、質地韌的特點,便於繪畫和題字。

小屏風上的畫作或圖案通常由藝術家繪製,採用傳統的日本繪畫技法,如大和繪和浮世繪。常見的題材包括風景、花卉、動物、人物等,體現了日本傳統美學中對自然、優雅和意境的追求。

種類分類

小屏風根據大小、形狀和用途的不同,可分為多種類型,如下表所示:

種類 尺寸 形狀 用途
立屏風 高150-180cm прямоугольный 分隔空間、屏障
衝立屏風 高90-120cm прямоугольный 遮擋視線、裝飾
卓立屏風 高30-60cm прямоугольный或扇形 桌面擺設、裝飾
貼付屏風 高20-40cm L形、扇形 貼附於牆壁上裝飾
角屏風 高40-60cm L形 室內角落裝飾、遮擋

用途與意義

小屏風在日本傳統文化中具有多種用途和意義:

  • 分隔空間:小屏風可作為空間的分隔,將房間分隔成不同的區域,營造出不同的氛圍。
  • 屏障:小屏風可作為視線的屏障,遮擋不必要的視線,營造私密性。
  • 裝飾:小屏風的精緻畫作和設計使其具有很高的裝飾價值,能為室內增添美感和文化氣息。
  • 擋風:小屏風可作為擋風板,阻擋冷空氣或強風,保持室內的舒適度。
  • 祭祀:在一些宗教儀式和祭祀活動中,小屏風可作為神龕的裝飾,營造莊嚴肅穆的氛圍。

現代應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小屏風的用途也在不斷拓展。在現代家居中,小屏風不僅作為傳統裝飾品,還兼具功能性和實用性:

延伸閲讀…

【一起行山闖蕩去】 雞公山(二澳).小屏風

小屏風- 優惠推薦- 居家生活2024年2月

  • 移動隔間:小屏風可用作移動的隔間,靈活分隔空間,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 收納架:一些小屏風設計有層板或抽屜,可作為收納架使用,存放書籍、文件或其他物品。
  • 裝飾畫:小屏風上的精緻畫作可作為獨立的裝飾畫,點綴牆面,營造優雅的氛圍。

總之,小屏風不僅是日本傳統美學的體現,也是一種兼具實用性和裝飾性的巧妙工藝。從古代宮廷到現代家居,小屏風在日本文化中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空間增添美感、隱私和靈活性,延續著日本獨特的傳統工藝和文化底藴。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