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菊種植指南
雛菊,又稱馬頭蘭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歐洲。其特徵為株高約 10 公分,於春季開花,展現出活力生氣的風采。
由於雛菊在寒冷地區具越夏能力,因此可透過分枝繁殖。播種期為每年 8 至 9 月,發芽與生長期需維持充足水分和濕度。建議選用透氣介質播種,並用蛭石薄覆蓋。


發芽後的幼苗需要適當控制澆水頻率,避免過於乾燥或過於潮濕。待真葉長出後,可逐漸施薄肥水,並適時間苗。幼苗生長過程中,應提供充足光照和低温環境,俾利植株健壯生長。
雛菊生長期與開花期皆需充足光照,可促進葉色鮮綠和花量增加。此外,冬季移至保護地可預防凍害,確保來年生長良好。
步驟 | 描述 |
---|---|
播種 | 8-9 月播種,保持濕潤 |
分枝繁殖 | 寒冷地區可進行分枝繁殖 |
發芽 | 發芽需要充足水分,播種後浸盆給水 |
播種介質 | 選用透氣、疏鬆的介質 |
覆土 | 稍覆土 0.3~0.5 公分 |
保温保濕 | 用透明玻璃蓋好保温保濕 |
光照 | 放於光照充足處,適時通風 |
發芽温度 | 保持 18-20℃ 的温度 |
發芽濕度 | 保持 80-90% 的濕度 |
發芽時間 | 5-8 天發芽 |
澆水 | 萌芽期間適時澆水,維持濕潤 |
玻璃去除 | 小苗出土後將玻璃去除 |
間苗 | 幼苗過密時進行間苗 |
施肥 | 真葉長出後施薄肥水 |
光照調節 | 生長與開花期皆需充足光照 |
温度控制 | 冬季移至保護地越冬 |
小雛菊種植:一期一會的温柔綻放
種植前準備
小雛菊種植前,需準備以下材料:
- 種子
- 培養土
- 育苗盤或種植盆
- 水
種植步驟
1. 播種
- 將種子均勻撒在培養土表面,不要覆土。
- 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2. 發芽
- 種植後約 7-14 天,種子發芽。
- 發芽前保持土壤濕潤,但避免積水。
3. 間苗
- 幼苗長出 2-3 片真葉後,間隔移除較弱小的幼苗,保留距離約 5-10 公分。
4. 移苗
- 當幼苗長出 4-5 片真葉時,即可移苗到種植盆或户外。
- 種植時注意不要傷到根系,保持根部土壤完整。
5. 養護
光照:小雛菊喜愛充足陽光,每日至少需要 6 小時光照。
土壤: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
澆水: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但避免過度澆水。
施肥:每月施用均勻的液態肥料。
病蟲害防治:小雛菊較少病蟲害,但需注意蚜蟲、蛞蝓等害蟲。
品種選擇
小雛菊品種繁多,根據花色、花型、株高等特徵,可分為以下幾類:
品種 | 特徵 |
---|---|
松葉菊 | 花型小巧精緻,花色豐富多樣 |
貝拉菊 | 花型較大,花色艷麗迷人 |
夏洛特姫 | 花型重瓣,花色純白優雅 |
早春菊 | 花期早,耐寒性強 |
常見問題
Q:小雛菊能種在室內嗎?
A:可以,但需確保充足光照和良好的通風。
Q:小雛菊的花期有多長?
A:一般為 2-3 個月,具體取決於品種和養護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