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龍湯】小青龍湯:中醫經典良方,緩解鼻塞、咳嗽有奇效!

【小青龍湯】小青龍湯:中醫經典良方,緩解鼻塞、咳嗽有奇效!

麻桂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記要諳

  • 【主治】身虛浮腫,胸腹作悶,嘔吐、喘促,痰液清稀量多,苔白滑,脈浮緩。

    小青龍湯 Play

  • 【辨證】外寒裏飲,衞氣不固,水濕內停。

  • 【加減】若寒重加附子(炮)、肉桂;若痰多加茯苓、海藻;若氣促加人參、麥冬;若胸腹滿悶加枳實、香附;若水腫加澤瀉、豬苓。

    小青龍湯

  • 【方解】

  • 麻黃、桂枝: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 細辛、乾薑:温通肺氣,散寒化飲。
  • 甘草、芍藥:健脾益氣,斂肺止咳。
  • 五味子、半夏:斂肺止咳,化飲利水。

  • 【現代應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氣腫、支氣管肺炎、肺結核、過敏性鼻炎、急性結膜炎等,因體質虛弱,衞氣不固,濕邪內留外感風邪而發病者。

  • 【方劑組成】麻黃(去節)9g、桂枝(去皮)9g、芍藥9g、細辛9g、乾薑9g、甘草(炙)9g、五味子9g、半夏(洗)9g。

  •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2次服。

藥材 功效
麻黃 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桂枝 發汗解表,温通經脈
芍藥 斂肺止咳,養血和營
細辛 温通肺氣,散寒化飲
乾薑 温中散寒,温肺化飲
甘草 健脾益氣,調和諸藥
五味子 斂肺止咳,益腎生津
半夏 化飲利水,降逆止嘔

小青龍湯:治療外感風寒證、咳喘乏力、痰多清稀的良方

小青龍湯是中醫治療外感風寒證的經典方劑,在臨牀上廣泛運用於咳嗽、哮喘、咳喘乏力、痰多清稀等症狀。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小青龍湯的組成、功效、適應症及臨牀運用。

組成及功效

藥物 性味 功效 劑量 (g)
麻黃 辛、温 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9-12
桂枝 辛、甘、温 發汗解肌,温通陽氣 6-9
芍藥 酸、甘、微寒 斂陰斂汗,養血調和 6-9
甘草 甘、平 調和諸藥,益氣扶正 3-6
生薑 辛、温 發汗解表,温中和胃 3-6
大棗 甘、温 補益脾胃,益氣生津 3-6
葱白 辛、温 發散風寒,化痰利水 3-6

小青龍湯組成具有辛温發散、斂陰養血、調和諸藥的作用,整體功效為發汗解表、宣肺平喘、斂陰益氣。

適應症

小青龍湯主治外感風寒證,主要症狀如下:

  • 咳嗽:咳喘頻作,痰多清稀
  • 氣短:胸悶氣促,呼吸不暢
  • 惡寒:畏寒怕冷,手足不温
  • 鼻塞流涕:清涕較多
  • 頭身痠痛:周身乏力,肌肉痠痛

臨牀運用

小青龍湯適應於以下臨牀情況:

  • 風寒襲肺:感受外寒,出現咳嗽、咳喘、惡寒、發熱等症狀。
  • 支氣管哮喘:風寒誘發,表現為咳嗽、喘息、氣促等。
  • 急性支氣管炎:風寒引發,出現咳嗽、咳喘、發熱、痰多清稀等症狀。

禁忌及注意事項

以下情況應慎用或禁用小青龍湯:

  • 陰虛內熱:出現口乾舌燥、顴紅潮熱等症狀。
  • 氣滯血瘀:痰咳伴有胸悶疼痛、咳血等。
  • 孕婦:妊娠期應避免使用小青龍湯。

此外,服用小青龍湯期間應注意以下事項: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