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雜草】台灣常見雜草圖鑑|辨識台灣平地常見雜草,打造健康菜園

【常見雜草】台灣常見雜草圖鑑|辨識台灣平地常見雜草,打造健康菜園

雜草:定義與特性

倒序

常見雜草 Play

雜草在農作物種植區域會對環境與農作物成長產生不良效應,因此常被認為是「不受歡迎的野草」,泛指任何在特定環境中不受人類喜愛的植物類型,包括雜草、雜木,甚至是雜植。此類植物常具有侵略性,奪取養分,遮擋陽光,阻礙作物的生長,甚至攜帶對農作物或人類有危害的病原,因此需要管理與移除。

雜草分類有單年生的、兩年生的、多年生的,並具有各種繁殖方式,如種子繁殖、營養器官繁殖等,為適應不同的生長環境,它們發展出多種策略確保生存。

常見雜草

雜草種子生命力強,可長時間休眠,等待適當環境發芽,種子發芽受温度、水分、氧氣、光線等環境因素影響。有些種子具有化學或生理機制,使它們保持休眠狀態,稱為「休眠作用」,原因包括種子胚未成熟、種皮過厚或含有化學物質抑制發芽。

雜草種子散佈

植物缺乏移動能力,但藉助外力協助,就能散佈種子到不同地點,方法包含:

  • 風暴傳播:種子具有翼或毛,隨風飄散。
  • 動物傳播:種子附有勾刺,勾附在動物身上,被帶到他處。
  • 鳥類傳播:鳥類食用帶有果肉的種子後將其排出。

雜草防治

消除雜草的方式包括:

  • 割除:移除地表雜草。
  • 拔除:連根拔除,防止再生。

特殊雜草特性與應用

  • 某些雜草具備藥用價值,例如龍葵、昭和草、細葉碎米薺等,可作為藥用植物。
  • 冬季出現在蔬菜田的雜草,多屬闊葉雜草,包括小葉灰藋、鼠麴等。

雜草分類

雜草依其生長週期可分為:
* 單年生雜草:一年內完成生命史,通常以種子繁殖。

表格:雜草分類與繁殖方式
| 分類 | 繁殖方式 |
| — | — |
| 單年生 | 種子 |
| 兩年生 | 種子、營養器官 |
| 多年生 | 種子、營養器官 |

常見雜草

雜草是一種不受歡迎的植物,它們競爭水、陽光和養分,阻礙農作物、花卉和草坪的生長。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雜草及其特徵:

常見雜草種類

雜草種類 特徵
牛筋草 匍匐生長,葉片呈長方形,常開小黃花
白茅 根莖細長,葉片呈線形,常在田間形成大面積
艾草 莖直立,葉片披針形,開花時呈黃綠色
車前草 葉片呈卵形或圓形,基部常生有長柄
鬼針草 莖直立,葉片呈披針形,果實帶有倒鈎
闊葉鹹豐草 葉片呈闊披針形,基部較寬,常在濕地出現
酢漿草 葉片呈三出複葉,常開黃色小花
馬齒莧 莖細而肉質,葉片呈橢圓形,花小而白
台灣野莧菜 葉片呈三角形,基部有缺刻,花小而白
臭芙蓉 莖直立,葉片呈橢圓形,常開粉紅色小花,果實帶刺

雜草危害

雜草除了與農作物競爭資源之外,還會:

  • 遮擋陽光,影響作物光合作用
  • 釋放化學物質,抑制作物生長
  • 吸引害蟲和病原菌
  • 降低作物產量和品質
  • 增加耕作、施肥和除草的成本

雜草控制

控制雜草的方法包括:

  • 物理方法:手拔、除草機或機械耕作。
  • 化學方法:使用除草劑,但必須選擇對作物無害的除草劑。
  • 生物方法:利用昆蟲、動物或植物來抑制雜草生長。
  • 文化方法:作物輪作、覆蓋作物或精準施肥,營造不利於雜草生長的環境。

通過採取適當的雜草控制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雜草造成的危害,確保農作物、花卉和草坪的健康生長。

延伸閲讀…

伍、 雜草

認識雜草篇| 雜草管理研究室NTU Agronomy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