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邊陲的桂地,得名始於滄海之濱的明代廣東左翼。今稱「桂」,與粵地曾合稱「兩廣」。
桂地大地貌乃盆地山巒相間,羣山綿延,峯壑相疊,盆地之中錯落平原,石灰岩地貌獨特。其地勢西高東低,猶如廣闊盆地,故有「廣西盆地」之雅稱。
桂地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壯族人口數量居全國之首。漢族文化底藴深厚,其他少數民族文化亦百花齊放,各民族語言和方言交織成一幅鮮活的文化畫卷。


廣西北傍雲貴高原,南臨北部灣,其海岸線蜿蜒曲折,島嶼星羅棋佈。北部灣多豐富海洋生物資源,是我國**重要的漁業基地。
桂地是中國重要的有色金屬產區,其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儲量豐富。鋁、錫等金屬儲量躋身全國前列,故而享有「有色金屬之鄉」的美譽。
桂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孕育了豐富的植物和動物種類,其中不乏珍稀瀕危物種。
桂地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名勝古蹟遍佈全境。桂林山水甲天下,靈渠和花山壁畫歷史悠久,紅軍長徵中的百色起義留下了革命遺址。北部灣的銀灘風光旖旎,巴馬被譽為「世界長壽之鄉」。中越邊境的憑祥友誼關更是獨具異域風情。
廣西的經濟發展水平中等偏上,工業體系日趨完善,輕重工業並重,有色金屬開採、甘蔗製糖等傳統產業基礎深厚。近年來,現代服務業發展較快,與東盟國家經貿往來密切。
桂地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路、鐵路和水運網絡四通八達,與相鄰省份和越南緊密相連。空中交通以南寧吳圩國際機場為核心,對外聯繫便捷。
桂地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通往東南亞的門户,是經濟發展的橋頭堡。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桂地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戰略作用。
**廣袤的桂地,文化底藴深厚,產業發達,交通便捷,正煥發著青春的光彩,在中國經濟發展的舞台上昂首闊步。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疆明珠,文化交融之地
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位於中國華南地區,北鄰湖南、貴州,西與雲南、越南接壤,南臨廣東,東瀕北部灣。廣西是壯族的主要聚居區,以其豐富的民族文化和秀麗的自然風光聞名。
地理概況
特徵 | 描述 |
---|---|
面積 | 23.67萬平方公里 |
地形 | 多山,有桂林喀斯特地貌 |
氣候 | 亞熱帶季風氣候 |
人口 | 約4787萬人(2020年) |
少數民族 | 壯族約1950萬人,佔總人口的37% |
歷史文化
廣西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歷代以來,廣西一直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曾孕育了象郡、南越國等顯赫政權。明清時期,廣西成為中國西南邊疆要地,留下了 zahlreichen 古代建築和文化遺產。
民族文化
廣西是中國少數民族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共有14個世居少數民族,其中壯族是最主要民族。壯族有獨特的語言、服飾、歌謠、舞蹈等民族文化,每年3月舉行的三月三歌圩,是壯族羣眾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
桂林山水
桂林市是廣西的著名景點,以其秀美的山水風光而聞名天下。桂林喀斯特地貌宛如一幅天然畫卷,奇峯、秀水、溶洞組成了令人驚嘆的景觀。灕江漂流和陽朔十里畫廊是遊覽桂林的必去之地。
自然資源
廣西礦產資源豐富,其中石灰岩、錳礦、煤炭等儲量居全國前列。此外,廣西還有豐富的 水力、森林和旅遊資源,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美麗的自然景點
除了桂林山水外,廣西還有許多其他美麗的自然景點,如德天瀑布、花山岩畫、龍脊梯田等。這些景點展示了廣西豐富的地質地貌和自然生態。
經濟發展
廣西經濟近年來快速發展,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3萬億元。工業是廣西經濟的支柱產業,汽車製造、電子信息、紡織服裝等產業發展迅速。旅遊業也是廣西的重要產業,桂林山水、德天瀑布等景點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遊客。
交通建設
廣西交通便利,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等交通方式都比較發達。南寧吳圩國際機場是廣西最大的機場,可直達中國主要城市和部分國際城市。桂林兩江國際機場也提供國際航線服務。
教育文化
廣西擁有許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其中廣西大學是全區最高學府。廣西科學院和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等科研機構在材料科學、生物醫藥等領域取得了較高的成就。
旅遊指南
推薦景點
- 桂林山水
- 灕江漂流
- 陽朔十里畫廊
- 德天瀑布
- 花山岩畫
- 龍脊梯田
最佳旅行時間
延伸閲讀…
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 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 春秋兩季(3-5月,9-11月):氣候宜人,風景秀麗。
- 夏季(6-8月):天氣炎熱多雨,但灕江漂流等水上活動較為活躍。
- 冬季(12-2月):氣温較低,旅遊淡季,但可以欣賞到桂林獨特的霧凇景觀。
旅遊貼士
- 桂林旅遊景點較為分散,建議提前規劃行程。
- 夏季蚊蟲較多,做好防護措施。
- 當地食物偏辣,注意適當食用。
- 尊重當地民族文化,避免不當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