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墓靜默訴説一代梟雄之逝]
安葬在遼寧省錦州市石山鎮南驛馬坊的張作霖墓,時光荏苒,訴説著近代中國風雲變幻的歷史畫卷。


墓園景緻
青磚花牆環繞著張作霖墓園,簡樸卻莊嚴。入口處64米長的青磚甬道,兩側亭台樓閣錯落有致,穿梭其間,令人肅然起敬。甬道盡頭佇立著兩座圓拱形水泥墓冢,分別為張作霖及其母王太夫人的永眠之所。
歷史淵源
1928年,張作霖遭遇日本皇姑屯事件身故,靈柩寄厝瀋陽東關珠林寺。九一八事變後,日寇侵佔瀋陽,靈柩遷葬之事暫緩。1984年,張作霖墓地被指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花崗巖標牌於園中豎立。
時代變遷
曾叱吒風雲的東北王,如今墓地靜謐,庭院芳草萋萋。與其子張學良的美國墓地相較,兩代人的命運際遇令人唏噓。張作霖墓園雖簡樸,卻見證了歷史的滄桑巨變。
張作霖墓
張作霖墓位於遼寧省瀋陽市大東區桃仙機場附近,建於1929年,是近代中國著名軍閥、北洋政府末任大總統張作霖的陵墓。
歷史背景
張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被日軍炸死後,其長子張學良率領東北軍將張作霖的靈柩暫厝於瀋陽北陵。1929年,開始在桃仙機場附近興建張作霖墓,由時任遼寧省主席臧式毅負責監工建造。
建築結構
張作霖墓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公尺。陵墓以宗教建築的風格建造,主要由牌坊、祭堂、寶頂、地宮四部分組成。
建築 | 描述 |
---|---|
牌坊 | 石質牌坊高約10公尺,上刻「大元帥張公之墓」及「偉烈豐功」等字樣。 |
祭堂 | 磚木結構,重簷歇山式建築,高約15公尺,內設張作霖靈位及祭祀用品。 |
寶頂 | 八角形磚石結構,高約20公尺,上覆琉璃瓦,正中安置張作霖墓碑。 |
地宮 | 未對外開放,位於寶頂下方,安葬張作霖遺體。 |
墓地景觀
張作霖墓附近設有紀念園林,種植著松柏、翠竹、海棠等樹木。墓地前還建有張作霖銅像和紀念碑,供後人瞻仰懷念。
考古發現
1987年,張作霖墓進行修復時,考古人員在寶頂內側發現了五具棺材。其中一具棺材保存完好,內置張作霖遺體。經過考古專家的鑑定,確定了張作霖遺體的身份。
旅遊景點
張作霖墓是瀋陽市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往參觀。陵墓免費對外開放,遊客可參觀建築、祭祀和墓園景觀。
延伸閲讀…
張學良的美國墓地和其父張作霖的墓,差別真大!
實探張作霖之墓一代梟雄可悲可嘆- 歷史- 網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