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菩薩像】彌勒菩薩神采耀眼坐像,揭秘藏傳佛教藝術的百大珍品!

【彌勒菩薩像】彌勒菩薩神采耀眼坐像,揭秘藏傳佛教藝術的百大珍品!

彌勒菩薩簡介

特徵 説明
梵文名 Maitreya
意譯 慈氏
音譯 梅呾利耶、梅怛儷藥
未來身分 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
賢劫千佛 第五尊佛
紫號 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彌勒佛
大乘八大菩薩 阿逸多菩薩
宗派 唯識宗鼻祖
經典 《瑜伽師地論》、《慈氏五論》
德性 自性光明、慈心佈施、忍辱寬容

歷史記載

彌勒菩薩像 Play

  • 上座部佛教: 上座部佛教認為彌勒是一位佛陀的弟子。
  •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認為彌勒是釋迦牟尼佛的繼承者。
  • 鳩摩羅什翻譯《法華經》: 記載彌勒初名「求名」。
  • 《雜阿含經》: 記載彌勒菩薩現住兜率天。
  • 《彌勒上生經》: 記載彌勒菩薩將於龍華菩提樹下舉行三次傳法盛會。

彌勒信仰

彌勒菩薩像

  • 印度: 信仰彌勒菩薩下凡救世。
  • 中國: 漢傳佛教吸收了彌勒信仰,發展出白蓮教、一貫道等民間宗教。
  • 隋唐: 彌勒信仰與阿彌陀佛淨土信仰爭持不下。
  • 明清: 彌勒信仰逐漸讓位給阿彌陀佛淨土信仰。
  • 宋仁宗慶曆七年: 王則以「彌勒佛當持世」為口號發起起義。

彌勒像

  • 菩薩形: 彌勒在兜率天為諸天神祇説法的情景。
  • 如來形: 彌勒下凡後,在龍華樹下繼承釋迦如來的救世責任。
  • 大肚彌勒: 由契此和尚原型塑成,笑容可掬、豁達大度。

彌勒菩薩像:象徵歡喜與未來的佛陀

彌勒菩薩像在佛教藝術中佔有重要地位,代表著歡喜、慈悲和未來佛陀。以下是關於彌勒菩薩像的深入探討:

起源與意義

彌勒菩薩,意為「慈氏」,是釋迦牟尼佛預言的未來佛陀。據説,彌勒菩薩目前在天界兜率天兜率陀天宮中説法教化,待時機成熟時將下生人間成佛。

彌勒菩薩像通常展現為一個笑容滿面的大肚和尚,袒胸露腹,手持布袋。布袋象徵著彌勒菩薩的寬廣慈悲,容納世間一切眾生。

特徵與象徵

彌勒菩薩像具有以下特徵:

  • 笑容滿面:代表著彌勒菩薩的歡喜和慈悲。
  • 大肚:象徵著彌勒菩薩的寬宏大量和包容萬象。
  • 袒胸露腹:表示彌勒菩薩的不拘小節和灑脱自在。
  • 手持布袋:象徵著彌勒菩薩的容量廣闊,接納一切有情。

此外,彌勒菩薩像還常有以下象徵意義:

  • 福祿壽喜:彌勒菩薩被視為帶來福氣、財運和長壽的象徵。
  • 除障招財:傳説彌勒菩薩的布袋中裝有各種財寶,因此也被視為招財進寶的吉祥物。
  • 化解災厄:彌勒菩薩的歡喜笑臉和慈悲心被認為能化解災厄和帶來安樂。

材質與種類

彌勒菩薩像的材質種類繁多,常見的有:

材質 特色
木雕 古樸典雅,紋理自然
石雕 堅固耐用,莊嚴宏偉
銅雕 精緻細膩,質感厚重
陶瓷 色彩鮮豔,造型靈動
玉雕 通透雅緻,温潤細膩

流行與影響

彌勒菩薩像在中國、日本和東南亞等佛教文化圈廣泛流行。它不僅是寺廟供奉的聖像,也是民間喜聞樂見的吉祥物。

彌勒菩薩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有著深遠的影響。例如:

  • 彌勒佛:在民間,彌勒菩薩又稱為彌勒佛,被視為財神和福神的化身。
  • 彌勒肚:彌勒菩薩的大肚也成為一種文化符號,象徵著滿足和安逸。
  • 十八羅漢:彌勒菩薩常與十八羅漢一同供奉,稱為「彌勒十八羅漢圖」,代表著僧團和合與教法廣傳。

彌勒菩薩像作為佛教藝術的經典形象,承載著人們對歡喜、吉祥和未來佛陀的祈願。它不僅是信仰的寄託,也是傳統文化的瑰寶。

延伸閲讀…

彌勒菩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彌勒菩薩像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