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法語:Impressionnisme),是指於1860年代法國開展的一種藝術運動或一種畫風。
印象派畫作的特色是筆觸未經修飾而顯見,構圖寬廣無邊,對時間的印象以及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做為描繪對象。以莫內、馬內、竇加、雷諾瓦等為代表。
印象派畫派是19世紀重要的藝術流派之一,它興起於19世紀60~70年代,並在1874年舉辦第一次聯展。它對色彩造型的變革,將光與色的科學觀念引入繪畫之中,革新了傳統固有色觀念。


印象派畫家肩負起了重新研究光與色彩之關係的歷史任務。他們不再依據傳統法則和教條,在受到巴比松畫派和英國風景畫家户外寫生的啓迪後,他們大膽地走出畫室,面對自然進行寫生創作。
印象派畫派在19世紀的出現,是法國藝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因為傳統藝術主要是在遵循模仿寫實的道路上發展,印象派並未放棄這個基本點,它的目標不過是更真實地從光和色的角度認識和再現對象。
印象派畫家在1870年代普法戰爭之後,又重新回到巴提紐勒大道上的蓋爾波瓦咖啡館聚會。他們沒有統一的思想,也沒有固定的組織和綱領。
印象派畫派以其對光與色的研究和對時間與景觀的捕捉而著稱。它對後來的藝術家和評論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形象派:二十世紀初的法國先鋒派運動
形象派,也被稱為“意象派”,是二十世紀初興起於法國的一場先鋒派文學運動。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紀堯姆·阿波利奈爾、讓·谷克多、皮埃爾·雷威爾迪等。形象派反對傳統的詩歌形式和規則,倡導自由創作,注重意象的運用和情感的表達。
1. 形象派的起源和發展
形象派起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法國。當時,歐洲正處於戰爭的陰影之下,社會動盪,人心惶惶。面對戰爭的殘酷和社會的混亂,一些年輕的詩人開始思考詩歌的未來。他們認為傳統的詩歌形式已經無法表達他們內心的感受,因此開始尋求新的表達方式。
1918年,紀堯姆·阿波利奈爾出版了他的代表作《Calligrammes》。這部作品打破了傳統的詩歌結構,採用了圖形化的形式,並將意象和情感融為一體。阿波利奈爾的作品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被認為是形象派的重要開端。
在阿波利奈爾的影響下,其他一些年輕的詩人也開始創作形象派的詩歌。他們反對傳統的語法和句法,注重意象的運用和情感的表達。他們認為詩歌應該像繪畫一樣,用具體的意象來描繪情感和觀念。
2. 形象派的藝術特徵
形象派的藝術特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自由創作: 形象派反對傳統的詩歌形式和規則,主張自由創作。他們認為詩歌是一種自我表達的方式,不應該受到任何限制。
- 意象: 形象派非常重視意象的運用。他們認為意象可以比語言更準確地表達情感和觀念。
- 情感: 形象派的詩歌充滿了情感。他們認為詩歌應該表達詩人的真實感受,而不是虛假的修飾。
- 形式: 形象派的詩歌形式多種多樣,打破了傳統詩歌的格式。他們使用各種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觀念,例如圖形化、拼貼、等等。
3. 形象派的影響
形象派對二十世紀的文學和藝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們打破了傳統的詩歌形式和規則,為現代詩歌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他們重視意象和情感的表達,也為現代藝術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主要代表人物 | 代表作品 |
---|---|
紀堯姆·阿波利奈爾 | Calligrammes |
讓·谷克多 | Le Sang d’un Poète |
皮埃爾·雷威爾迪 | Main basse sur l’espérance |
4. 總結
形象派是一場重要的先鋒派運動,它對二十世紀的文學和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們打破了傳統的詩歌形式和規則,為現代詩歌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他們重視意象和情感的表達,也為現代藝術的發展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