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黃泉路的幽幽之花
【傳説每一個人亡故之後,都會踏上黃泉路,黃泉路上沒有其他風景,唯一能看到的就是從路頭鋪到奈何橋的彼岸花,花紅似火,鮮豔似血,為亡靈照亮了前往奈何橋的道路,也照亮了一整條黃泉路。有人説,時間有那麼多種花,為何偏偏彼岸花生在地獄?若你如此問我,我不會正面回答,而會帶你欣賞五首詩,也許,從這些句子裏,你能感受到這朵來自地獄的花,為何能有如此的温度。第一首詩:花開彼岸本無岸,魂落忘川猶在川。醉裏不知煙波浩,夢中依稀燈火寒。花葉千年不相見,緣盡緣生舞翩遷。花不解語花頷首,佛渡我心佛空嘆。
彼岸花花開則葉落,葉落則花開,花葉千年永不相見,何為彼岸花?彼岸花是今生有緣卻無份的遺憾,彼岸花是今生欲求而不得,彼岸花是今生相思無盡期,彼岸花是奈何橋邊,忘川河上最弱小最無助的思念,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第二首詩:彼岸花開開彼岸,花開葉落永不見。因果註定一生死,三生石上前生緣。花葉生生兩相錯,奈何橋上等千年。孟婆一碗湯入腹,三途河畔忘情難。傳説,有人留戀彼岸花的鮮豔似火,有人彼岸花間看到了守候自己千年的戀人,但是當他們去碰觸彼岸花的時候,紅色褪去,花兒馬上枯萎衰敗,所以後來者即使再想觸碰,也不敢了,他們害怕傷害那些自己最親的人,只能一碗孟婆湯下肚,忘卻前生,唯有這彼岸花海,越來越多,越來越旺盛,執着等待着沒有結局的結局……第三首詩:黃泉照彼岸,花開一千年。情不為因果,葉落又千年。彼岸花一千年一開,一千年一落,有人看見花開,也有人看見葉落,更有人看見花開葉落的那一瞬間,於是頓悟,也許有些東西不為因果,只為和你擦肩而過的瞬間,哪怕為了這一刻,我等待了千年也甘願。第四首詩:彼岸花,前世的悲哀;奈何橋,今生的紐帶。如血,似火,在悲哀中起舞;遺落,淡忘,在絕望中重生。迷茫,看見了前方的火紅一片,遺失,瞥見了身邊的奈何橋。迷茫,絕望,遺落,重生,我們就這樣走着,有生命的流失,有時間的消逝,走着走着,才發覺已到盡頭,或靈魂化作那火紅中的一片,或遺失了今生的一切,重生。遺落,遺忘,遺失,前世今生,也許在通往黃泉路上的每一個人,都對過去有着依依不捨的依戀,內心都有着無比執着的想法,於是走着走着,靈魂就燃燒成了火紅的一片,靈魂有多少執念,花兒就有多少温度,就有多麼鮮豔。】
彼岸花的意象之美
彼岸花的形象在文學和藝術作品中十分常見,其常被用來象徵死亡、哀傷和離別。然而,彼岸花並不僅限於這些負面意象,它還象徵着希望、重生和永恆的愛。


意象 | 象徵意義 |
---|---|
鮮紅色 | 死亡、哀傷、離別 |
一千年一開一落 | 輪迴、轉世 |
生死兩相隔 | 愛的永恆 |
奈何橋、忘川河 | 前世今生的記憶 |
火紅一片 | 執念、放不下 |
失去與重生 | 前世今生的輪迴 |
彼岸花詩詞:曼陀羅華,幽冥之花的感懷
引子
彼岸花詩詞,流淌著幽冥之花的氣息,勾勒出彼岸世界的曼妙與哀愁。在詩人的筆下,曼陀羅華不เพียง是花草,更承載著生與死的感傷,以及對彼岸世界的無限追思。
彼岸花詩詞中的意象
彼岸花詩詞中,彼岸花被賦予了多重意象:
意象 | 象徵意義 |
---|---|
死亡 | 曼陀羅華的花語便是「死亡」,其鮮紅的花瓣彷彿染盡了彼岸的鮮血。 |
黃泉之花 | 傳説彼岸花盛開在黃泉路上,指引迷途之魂通往彼岸。 |
忘卻 | 曼陀羅華的花香能令人忘卻前塵往事,遁入輪迴之中。 |
愛與恨 | 彼岸花也象徵著愛與恨的糾葛,紅色代表著熱烈的情感,白色代表著純潔與逝去。 |
彼岸花詩詞中的名篇
歷代詩人對彼岸花情有獨鍾,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李白《怨情》
彼岸花開開彼岸,忘川水流流忘川。
冥府之中不見月,恍如人世天上寒。
李商隱《夜雨寄北》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彼岸花開黃泉路,幽魂孤影不相識。
王維《菩提寺》
菩提寺中無眾僧,滿院枯杉雨颯颯。
**彼岸花開花滿徑,幽香渺渺引人行。
彼岸花詩詞的影響
彼岸花詩詞不僅在文學領域影響深遠,也滲透到了其他藝術形式中:
- 繪畫:如吳冠中的《彼岸花》,以鮮豔奪目的紅色勾勒出彼岸花曼妙的身姿。
- 音樂:日本知名音樂家久石讓曾創作《曼陀羅華》,旋律優美哀婉,令人倍感傷神。
- 遊戲:《原神》中也有「彼岸花」元素,其外形與傳説相契合,頗受玩家喜愛。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