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包裹心臟的雙層保護層
心包膜,又稱心外膜或圍心囊,結構為圓錐狀,由兩層纖維漿膜組織組成,緊緊包裹著心臟,提供堅固的保護。


心包層構造
心包包含兩層結構,分別為:
層次 | 描述 |
---|---|
髒層 | 緊貼心臟並覆蓋其表面。 |
壁層 | 包裹髒層和心臟的外部。 |
心包腔與心包液
兩層心包之間存在一個潛在腔體,稱為心包腔,其中充滿著心包液。心包液是一種清澈透明的液體,富含潤滑蛋白和電解質,具有以下功能:
- 潤滑心包表面,減少心臟跳動產生的摩擦。
- 緩衝心臟免受外力衝擊,保護脆弱組織。
心包炎:心包組織的炎症
心包炎是指心包組織發炎的疾病,可能由感染、自身免疫疾病或外傷引起。症狀包括胸痛、發燒和心包積液,需要及時治療以防止心臟功能受損。
心包腔:心臟的保護層
心包腔位於縱膈內,包裹著心臟。它由兩層漿膜組織組成:
- 外層:纖維層,與鄰近構造相連
- 內層:漿膜層,緊貼心臟表面
心包腔的組成
組成 | 位置 | 功能 |
---|---|---|
纖維層 | 心包腔外層 | 提供支持和保護 |
漿膜層 | 心包腔內層 | 分泌漿液以潤滑心臟 |
心包腔液 | 心包腔兩層漿膜之間 | 減少摩擦並作為潤滑劑 |
心包腔的功能
心包腔的主要功能包括:
- 保護心臟:纖維層提供結構性支撐,保護心臟免受外力影響。
- 限制心臟運動:心包腔限制心臟過度擴張,防止心臟破裂和心 tamponade。
- 潤滑心臟:心包腔液潤滑心臟表面,減少手術和呼吸時的摩擦。
- 防止心臟感染擴散:心包腔充當屏障,防止心內膜炎等感染擴散到心外膜和其他部位。
心包腔的臨牀意義
心包腔的異常可導致各種臨牀症狀和疾病:
心包積液:心包腔內過度積聚液體,可導致心包填塞症狀(例如呼吸困難、胸痛)。
心包炎:心包腔發炎,可由感染、創傷或自身免疫疾病引起,症狀包括胸痛、發燒和疲勞。
縮窄性心包炎:心包腔逐漸變厚和纖維化,導致心包腔縮小並限製心臟運動,造成縮窄性心包炎。
心包腔相關治療
治療心包腔異常通常針對病因,包括:
延伸閲讀…
26.心包腔(pericardial cavity)位於下列那兩層之間?①心內膜..
心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心包積液:抽取過多的心包腔液或找出並治療根本原因
- 心包炎:抗生素(感染)、消炎藥(創傷)或免疫抑制劑(自身免疫疾病)
- 縮窄性心包炎:心包切除術去除部分或全部心包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