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師】揭開曹洞宗復興大師!憨山德清的重振曹溪之路

【憨山大師】揭開曹洞宗復興大師!憨山德清的重振曹溪之路

憨山大師:禪淨融合的宗匠

生於明嘉靖二十五年 ( 公元 1546 年 )的憨山大師,原名 蔡彥高,字德清,號澄印,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大師早歲出家,潛心佛法,曾於 報恩寺 剃度,後依從 無極禪師 受具足戒。

在參究佛法期間,大師發奮不輟,精通 《法華經》《華嚴玄談》。為探求真諦,大師甚至在伽藍神像面前,祈禱誦讀《華嚴經》十部,以堅定自己的決心。奇蹟的是,大師在完成誦經後,背上的毒瘤竟然消失無蹤。

大師提倡禪淨一致,儒釋道三教融合。他曾建成 海印寺,中興 曹溪禪,並在 南華寺圓寂。

憨山大師 Play

傳説中,憨山大師曾在夢中見到 彌勒菩薩 授經,因而徹悟 「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淨。染有生死,淨無諸佛」.

明熹宗天啓三年 ( 公元 1623 年 ) ,憨山大師向眾人告別,並在焚香跏趺而坐中逝世,享壽七十八。逝世時,曹溪水突然乾涸,烏鴉哀鳴,寺內金光沖天。大師的遺體經過三天停放,仍然栩栩如生,毛髮髭鬚依然生長,鼻尖甚至冒汗珠,身體温軟如常。大師的靈柩最終安放於廣東曹溪憨山寺內,至今仍受後人瞻拜。

[人物簡歷表]

姓名 憨山大師
別名 德清、澄印
生卒 1546-1623

[法脈傳承]

憨山大師

禪宗法系 | 臨濟禪宗 |

[主要著作]

  • 《華嚴經疏》
  • 《大乘止觀法門》

[主要事蹟及思想]

  • 提倡 禪淨雙修, 打破宗派隔閡, 影響深遠。
  • 積極弘揚佛法, 主張 儒道釋三教圓融。
    –一生著作豐富, 被譽為 “禪宗泰斗”
    -圓寂多年後仍肉身不壞,深受信眾敬仰,被尊為 “應化菩薩” 。

[軼傳事跡]
– 大師生前曾夢見觀音大士送子,預示其非凡身世。

  • 大師曾發願誦念《華嚴經》十部後,體內毒瘤不藥而癒。

  • 大師逝世時,曹溪水中斷七日,異象頻現

  • 大師遺體安放後,數十年不腐,毛髮仍生

  • 後人尊稱大師為 “憨山肉身菩薩”, 歷代瞻仰者絡繹不絕。

[結論]

憨山大師是明代佛教的傑出大師,禪淨融通的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大師一生弘法利生,留下不朽的功績,成為佛門中永遠的榜樣.**

憨山大師:禪宗泰斗,淨土宗巨擘

簡介

憨山大師(1546-1623),俗姓蔡,名德清,號憨山子,明朝四大高僧之一。大師博古通今,修證兼備,在禪宗和淨土宗皆有極深的造詣,堪稱兩宗泰斗。

生平

憨山大師早年出家,遍參名師,後得臨濟宗法脈。然而,大師不執著於宗派,融合各宗所長,自成一家。中年時,大師轉修淨土,致力於弘揚彌陀法門,被尊為淨土宗第九祖。

思想

憨山大師的思想以禪淨雙修為核心。他強調禪宗「明心見性」的頓悟法門,同時重視淨土宗「唸佛往生」的漸修法門。大師認為,禪淨是一體兩面,相輔相成。

思想 主張
禪宗 明心見性,頓悟成佛
淨土宗 唸佛往生,漸修成佛

著作

憨山大師一生著述豐富,傳世著作達150餘種,涵蓋禪宗、淨土宗、儒釋道各方面。其中代表作有《夢遊集》、《道樞》、《居士分燈錄》、《萬善同歸集》等。

弘法

憨山大師一生弘法不遺餘力。他雲遊各地,講經説法,度化無數弟子。大師的教導以普度眾生為宗旨,不分貴賤貧富,皆攝受門下。

影響

憨山大師對中國佛教發展影響深遠。其禪淨雙修思想促進了兩宗的融通,奠定了中國佛教的後世基礎。大師的著作流傳至今,仍被廣泛閲讀和研究,對後世佛教徒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軼事

憨山大師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相傳他曾感應觀世音菩薩顯靈,得授《大勢至唸佛圓通章》。大師圓寂時,留下「南無阿彌陀佛」遺偈,後人尊奉為淨土宗的往生淨土秘訣。

延伸閲讀…

p225 重振曹溪憨山大師 – 星雲大師全集

憨山德清大師

結論

憨山大師是一位德行圓滿、思想淵博、弘法不倦的禪宗泰斗和淨土宗巨擘。其禪淨雙修思想為後世佛教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指引,其著作和教導至今仍對佛教徒具有深遠的影響。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