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時辰與戍時出生者的命格
古人將一晝夜劃分為十二時辰,各相當於現代兩小時,分別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戌時,約為下午七點至九點,太陽已然西沉,萬物漸漸隱沒在朦朧夜色中。


戌時出生者性格特質:
- 男性:外貌冷峻,內心熱情似火,對愛情渴望且專情,行動直接而真誠。
- 女性:容貌出眾,性格活潑開朗,感情豐富,忠於配偶。
整體運勢:
戌時出生者,一生福祿中平,衣食不缺,性格暴躁,缺乏耐心,但在貴人的扶持下,往往能安然度過危機。
個性特點:
- 忠心耿耿,重信守義。
- 獨來獨往,性格急躁。
- 重視情感,不注重物質。
- 具有領導力,擅於掌權。
時辰 | 時間 | 性格 | 運勢 |
---|---|---|---|
戌時 | 下午7-9點 | 暴躁、缺少耐心 | 福祿中平,衣食無缺 |
戌時初 | 下午7-8點 | 急性子、手足不靈活 | 初年辛苦,後運順遂 |
相關表述:
- 朦朧:隱約不明
- 熾熱:熱情如火
- 直接:不拖泥帶水
- 忠誠:堅守承諾
- 重視情感:看重人情世故
- 掌權:握有權力
戍時:黃昏時刻的歷史與文化意涵
戍時,這個在中國傳統時辰中代表黃昏的時刻,自古以來便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與文化意涵。
戍時的定義與時間
- 定義:戍時為中國傳統時辰中第十七個時辰,即下午5時至7時。
- 時間:下午5時至7時
戍時的歷史溯源
戍時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的《呂氏春秋》,當時稱為「戌」。到了漢代,正式將其命名為「戍時」。
戍時在軍中的意義
在古代中國,軍隊駐紮時,戍時是重要時刻。因為此時天色已暗,敵軍容易偷襲,因此將士必須提高警覺,戒備防守。
戍時在生活中的運用
- 宵禁:古代實施宵禁,往往在戍時開始執行,禁止百姓夜間外出。
- 關市:集市在戍時關閉,商人必須在宵禁前收攤。
- 催更:戌時以後,更夫會在街頭報時,提醒民眾注意時間。
戍時在文學中的描寫
文學作品中,戍時常被用來形容黃昏時分的意境:
- 氛圍營造:使用微弱的燈光、焚香等元素,營造黃昏的氛圍。
- 音效設計:播放更夫報時、古箏等音效,營造時空交錯感。
- 角色扮演:讓參與者扮演戍卒、更夫等角色,體驗古代戍時生活。
通過這些感官體驗,我們可以讓參與者沉浸在戍時獨有的歷史文化氛圍中,獲得難忘的回憶。
延伸閲讀…
古代的十二時辰都是幾點?
辭典檢視[戌時: ㄒㄩㄕ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