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取穴指南
在中醫領域,準確取穴至關重要。本文提供了實用的指南,協助讀者輕鬆掌握穴位定位。
同身寸法
中醫常利用手指作為取穴的度量工具,稱為「同身寸法」。手指併攏時,橫寬約為二寸。


身體標誌
眉毛、乳頭、腳踝、肚臍等身體標誌是判定穴位的常見指標。例如,印堂穴位於雙眉中央,膻中穴位於左右乳頭間的凹陷處。
指間穴
指間穴位於手背,各個手指稍靠手背側的分叉處。此穴為手部重要穴道,主治手腳冰冷等疾病。
三重穴
指三重一:取穴部位為無名指中節中央線外三分。主治乳癌、乳瘤。指三重二:主治腎氣不足,通胃通背。指三重三:配不定穴,治療頸部疾病。
取穴實例
膻中穴:位於左右乳頭中間的凹陷處。關元穴:位於肚臍下三寸,四指並排的寬度。合谷穴:位於拇指和食指間虎口處,肌肉隆起處。
結論
掌握穴位取穴知識,有助於正確進行針灸、推拿等中醫療法。本文提供的指南,將協助讀者輕鬆找到人體穴位,為健康養生提供便利。
指穴:古法養生智慧
前言
指穴,又稱點穴,是一種傳統中醫療法,利用特定穴位按壓或刺激,以調整人體氣血經絡,緩解疼痛、提升健康。其原理源自中國古代的《黃帝內經》,認為人體經絡系統遍佈全身,各個穴位對應著特定的臟腑器官,藉由按壓這些穴位,可以促進氣血循環、疏通經絡,進而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常見指穴與其功效
穴位名稱 | 位置 | 適應症 |
---|---|---|
合谷穴 | 虎口肌隆起處 | 頭痛、牙痛、感冒 |
太衝穴 | 足背大拇指與二拇指之間凹陷處 | 肝氣鬱結、壓力過大 |
足三里穴 | 膝蓋骨下方四橫指處,脛骨外側 | 調理腸胃、增強免疫力 |
關元穴 | 肚臍下三寸處 | 下腹疼痛、子宮疾患 |
百會穴 | 頭頂正中央 | 改善頭痛、失眠 |
指穴療法注意事項
指穴療法可與其他中醫療法結合運用,如針灸、拔罐、推拿等,以達到更佳的養生保健效果。例如:
- 針灸指穴:結合針灸與指穴療法,針對特定穴位進行深層刺激,增強療效。
- 拔罐指穴:使用拔罐後,配合指穴按壓,可促進局部氣血循環,改善疼痛。
- 推拿指穴:通過推拿手法調整經絡,配合指穴按壓,強化保健效果。
現代指穴應用
近年來,指穴療法逐漸被現代醫療所認可,運用於各種疾病的治療與預防,如:
延伸閲讀…
指三重穴
穴道按摩,精準取穴的3大秘訣
- 疼痛管理:指穴可緩解肩頸痠痛、腰背疼痛、關節炎等疼痛症狀。
- 精神調養:按壓特定穴位有助於紓壓、改善失眠、調整情緒。
- 免疫提升:刺激特定穴位可促進血液循環,強化免疫系統。
- 輔助治療:指穴療法可作為輔助療法,配合正規醫療治療,促進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