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煞 | 宜忌 |
---|---|
月德 | 嫁娶、求婚、送禮 |
月合 | 出行、行船 |
月空 | 上官、起造 |
建除 | 架屋、動土 |
叢辰 | 入宅、安葬 |
咸池 | 掛服、除服 |
十二禽 | 詞訟、開店庫 |
旬空 | 造酒麴醬醋 |
三合 | 市賈、安牀 |
六合 | 裁衣、入學 |
月破 | 祈禱、耕種 |
擇日
此術乃運用陰陽五行干支配伍,與特定時辰之神煞(神靈和凶煞)相配合,選擇吉日以趨吉避兇。擇日之術歷史悠久,為傳統習俗,多用於舉凡大小事宜。
擇日流派


擇日流派眾多,彼此有所不同。現代命理家注重以事為綱,根據當事人生辰八字推算良辰吉日。
擇日矛盾
擇日有時宜祭祀不宜祈福,或反之。但此指重大祭祀儀式,若為日常拜神祭祖,或慶典紀念等,不在此限。祈福包含廟方醮會、請神鑒醮,而一般民眾祈求平安、禮佛拜神等,亦不在此限。
擇日由來
擇日源自陰陽家觀察天時變化,加上地理方位及用事者自身,判斷每日用事的吉凶。漢初司馬談撰述《論六家要旨》,言及陰陽之術忌諱眾多,但其原理不可摒棄。
通書
通書乃術數家專門講解擇日理論、宜忌規則、神煞例法的書籍。民間流傳的通書多參照《鰲頭通書》、《象吉通書》、《永吉通書》或《協紀辨方書》等編撰而成。
古代擇日
戰國時期,齊、楚、秦、趙各有日者之術。齊、趙文獻已佚,而秦、楚擇日術同源,但方法有所差異。漢時,司馬遷記載漢武帝召集七派佔家議事,包含五行家、勘輿家、建除家、叢辰家、曆家、天人家和太一家。
唐宋曆忌
唐宋曆忌之學發達,出現《具注曆》,將曆譜和曆忌結合,類似今日黃曆。宋代《三曆撮要》為擇日通書代表,注有天德、月德等神煞,並列出各事宜吉日。確率有所提升。
擇日學的實踐
在實際應用中,擇日學家會考慮以下因素:
因素 | 説明 |
---|---|
事項 | 活動性質和目的 |
時間 | 年月日時的選擇 |
地點 | 事項發生的地方 |
人員 | 參與活動的人員 |
神煞 | 吉凶吉凶的星宿或神靈 |
透過綜合考量這些因素,擇日學家可以推演出理想的吉祥時日,為人們的生活決策提供指引。
擇吉:傳統文化下的時間規劃指南
引言
擇吉,顧名思義是選擇良辰吉時,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影響著從個人生活到國家大事的方方面面。
擇吉的緣起和發展
擇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當時的人們相信宇宙中存在著一種神秘力量,支配著萬物的吉凶禍福。隨著文明的發展,擇吉逐漸成為了一門系統性的學科,被廣泛運用於各個領域。
擇吉的原理和依據
擇吉的原理 основы在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之上,認為天地運行和人世事務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擇吉者通過觀測天文星象、推算曆法等手段,尋找與某項特定活動相合拍、相吉利的時間點。
常用的擇吉法
傳統擇吉法有繁複多元,常見的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 通勝擇吉法:利用通勝上的宜忌事項和吉神凶煞來選擇日期。
- 八字擇吉法:以出生八字推算命理格局,尋找與八字相生的時間。
- 奇門遁甲擇吉法:通過排佈奇門遁甲盤局,推測未來時間的吉凶禍福。
- 大六壬擇吉法:類似於奇門遁甲,以六壬式盤來預測吉時吉日。
擇吉注意事項
在進行擇吉時需要留意一些事項,例如:
注意事項 | 描述 |
---|---|
避開相沖相害 | 選擇與自己或所辦事項生肖、命格相沖相害的日期 |
注意吉神凶煞 | 選擇有天德、月德等吉神臨日,避免凶煞神在位的時間 |
兼顧實際因素 | 擇吉日期不宜過遠,應考慮交通、氣候等現實因素 |
擇吉的應用領域
- 建築動土、入宅:選擇良辰吉時奠定宅基、搬入新居,祈求平安順遂、家宅興旺。
- 婚嫁喜事:挑選與新人八字相合、寓意美滿的時間舉行婚禮,祝賀新婚夫婦白首偕老、早生貴子。
- 開業、開市:選擇開業吉日祈求事業興隆、財源廣進。
- 祭祀祈福:選擇吉利時辰舉行祭祀儀式,表達對神明祖先的敬畏與祈願。
- 國家大事:古代帝王會擇吉日登基、出征、議和。現代社會中,重大會議、國家慶典等活動也常常考慮擇吉因素。
擇吉與科學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對擇吉的科學性存在爭議。部分科學家認為擇吉只是迷信,缺乏科學依據。但也有研究指出,某些擇吉方法可能具有一定的心理暗示效應,對人在精神狀態和行為有所影響。
延伸閲讀…
擇日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擇吉- Apps on Google Play
總結
擇吉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承載着數千年來的時空觀和價值理念。雖然其科學依據尚存爭議,但它依然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影響着他們的行為舉止和命運軌跡。在實用擇吉時應結合實際情況,理性選擇,避免陷入盲目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