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正穴正確位置】體驗穴道奇蹟:支正穴正確位置圖解,啟動健康之旅!

【支正穴正確位置】體驗穴道奇蹟:支正穴正確位置圖解,啟動健康之旅!
部位 位置 解剖 操作 功效 配穴
支正穴 前臂尺側,小海與陽谷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5寸處 尺側腕屈肌、指深屈肌,前臂內側皮神經分支,骨間背側動靜脈 直刺0.5~1.5分。艾炷灸1~3壯,艾條温灸10~15分鐘 疏風清熱、通經活絡、清心寧神 狂言:支正、魚際、合谷、少海、曲池、腕骨;驚掣、肘臂不舉:支正、內關、陽溪;目眩頭痛:支正、三焦俞;目眩:支正、飛揚

支正穴正確位置

支正穴是人體的重要穴位,在中醫上有著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的作用。掌握支正穴正確位置對於穴位按摩和針灸治療至關重要。

支正穴正確位置 Play

身體部位 具體位置
小腿外側 外踝尖上 8 寸,腓骨後緣 1 橫指寬

詳細説明

定位方法:

支正穴正確位置

  • 正坐或側卧,膝蓋微屈。
  • 在外踝尖向上量 8 寸(約 16 釐米),在腓骨後緣。
  • 由腓骨後緣向外取 1 橫指寬,即可找到支正穴。

注意事項:

  • 支正穴位於腓骨小頭外側的凹陷處。
  • 臨牀應用時,通常與承山穴、崑崙穴搭配使用。
  • 在按摩或針灸支正穴時,應避開腓骨小頭突起處,以免造成不適。
  • 孕婦應避免直接刺激支正穴,以免引起子宮收縮。

作用功效

  • 疏風散寒,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筋骨麻木。
  • 舒筋活絡,改善頸肩腰腿疼痛、肌肉僵硬。
  • 強健筋骨,預防骨質疏鬆、關節退化。
  • 活血化瘀,促進局部血流循環,改善淤血疼痛。
  • 清熱解毒,緩解咽喉腫痛、扁桃體炎等炎症。

臨牀應用

支正穴在臨牀應用中具有廣泛的治療作用,常用於以下疾病的治療:

  • 風寒濕痹
  • 腰腿疼痛
  • 頸肩僵痛
  • 筋骨萎軟
  • 關節炎
  • 類風濕關節炎
  • 咽喉腫痛
  • 扁桃體炎

按摩方法

按摩支正穴可以起到舒筋活絡、緩解疼痛的作用。

  • 用拇指或食指點按支正穴,力度適中。
  • 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揉按,持續 3-5 分鐘。
  • 力度由輕逐漸加重,以局部產生酸脹感為宜。

針灸療法

針灸治療支正穴可起到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的作用。

  • 使用 0.25-0.30 毫米、20-25 毫米的毫針。
  • 直刺或斜刺支正穴,深度 0.5-1 寸。
  • 留針 15-20 分鐘,可以配合艾灸或電針治療。

注意事項: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