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ISDN]技術以其全數字化的電路特徵而著稱,確保了穩定的數據傳輸和連接,同時避免了模擬線路常出現的幹擾問題。此外,[ISDN]也是指建立、維護和斷開電路交換的特定協議組。
技術組成


[ISDN]系統採用信道分層架構,包括承載信道(B)和信令信道(D)。語音通話通過數據信道(B)傳輸,而信令信道(D)則負責連線的建立和管理。在通話建立過程中,一條64K同步信道被創建,直至通話結束。每個B信道可獨立建立一個語音連接。多個B信道可通過復用合併為單一的高頻寬數據信道。
設備介面
大多數[NT-1]設備整合了[NT-2]設備的功能,其參考點S和T通常合併為S/T參考點。在北美地區,[NT-1]設備由用户自備並維護,故而電話公司提供U介面。其他國家地區則由電信公司維護[NT-1]設備,提供S/T介面。
備援供電
為確保在緊急情況(例如停電)時仍能撥打求救電話,[ISDN]電話配備了一個位於本地交換中心的獨立供電系統(緊急電力供應),可在電力故障時提供至多400mW的功率。
國際標準
德國的[ISDN]技術最初基於1TR6標準,並於1991年形成歐洲共通的E-DSS-1標準。在歐洲以外地區,亦存在其他實現方式。美國的[ISDN]稱為[NI-1](美國國家[ISDN]第1階段)和[NI-2],其標準相較於DSS1標準,沒有獨立的D信道,信令數據通過B信道傳輸,容量也下降為56kbit/s。日本和香港的[ISDN]系統稱為INS-Net 64,而澳大利亞則稱為TPH 1962。
信號編碼
語音數據在[ISDN]系統中採用8KHz數字化(PCM)編碼器進行調製。編碼器使用對數特性曲線(ITU-T-G.711,µ-law/a-Law)將信號從12位壓縮為8位,以考慮人類特有的行為特徵。信號佔用的頻寬範圍為300至3400Hz。
信道運用
B信道用於控制和同步,可配合不同的傳輸協議進行使用。為了提高傳輸速率,基本介面的兩條B信道也可組成束式信道。如果能實現終端設備的同步,則該系統可應用於視訊會議等場景。
表格:國際[ISDN]標準
地區 | 標準名稱 |
---|---|
德國 | E-DSS-1 |
美國 | NI-1, NI-2 |
日本和香港 | INS-Net 64 |
澳大利亞 | TPH 1962 |
數字網是什麼?
數字網是一種具有特定規則的數字組合,這些數字會形成一種網狀結構,並與某些數學概念有關。這種結構允許我們在數字之間建立聯繫,並以視覺方式表示這些連繫。
數字網的類型
數字網有多種類型,每種類型都有其獨特的規則和結構。常見的數字網類型包括:
類型 | 規則 |
---|---|
乘法網 | 格子中的數字相乘等於網格上方或左方的數字 |
加法網 | 格子中的數字相加等於網格上方或左方的數字 |
遞減網 | 每行或每列的數字從上一行或列遞減 |
遞增網 | 每行或每列的數字從上一行或列遞增 |
數字網的應用
數字網在各個領域都有重要的應用,包括:
領域 | 應用 |
---|---|
教育 | 促進數字推理、模式識別和邏輯思維 |
數學 | 探索數字關係、運算和組合 |
編程 | 表示數據結構、算法和視覺化 |
遊戲 | 如數獨和其他邏輯謎題 |
數字網範例
以下是乘法網的一個範例:
| | 1 | 2 | 3 | 4 |
|---|---|---|---|---|
| 1 | 1 | 2 | 3 | 4 |
| 2 | 2 | 4 | 6 | 8 |
| 3 | 3 | 6 | 9 | 12 |
| 4 | 4 | 8 | 12 | 16 |
這個網格中,每個數字都是通過乘以相應行和列中的數字得到的,例如,網格中 12 的位置是由行 3 中的數字 3 和列 4 中的數字 4 相乘得到的。
數字網的優缺點
優點:
延伸閲讀…
【閒聊】久久沒上數字網,現在生態變了?
綜合數字網
- 易於理解和視覺化
- 促進數字技能和邏輯思維
- 適用於各種領域
缺點:
- 可以很複雜,特別是當網格尺寸很大時
- 可能會受到網格大小的限制
- 難以表示一些數學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