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捲尺上的奧秘 |
|—|—|
| 種類 | 台製尺、文公尺(陽事)、丁蘭尺(陰事)、公制尺(公分) |
| 文公尺 | 定義陽宅、神位、佛具尺寸,以紅字為吉,黑字為兇,避免黑色字,挑選紅色字。 |
| 丁蘭尺 | 定義陰宅、祖龕尺寸,多為黑色字,代表不吉。 |
| 吉利數字 | 台尺每7寸(21cm)有吉利尺度,前後容許誤差3cm;文公尺以財、義、官、本為吉利;丁蘭尺以丁、旺、義、官、興、財為吉利。 |
| 計算鋁門窗 | 以每「才」計算,包含玻璃、窗型、零件、工資等。 |
| 使用原則 | 避免黑色字,選擇紅字;「財頭、本尾,抓內不抓外」;生意場合避免【官】字,軍人、警察可用;生意人避免【義】字,廟宇可用。 |
| 來源 | 相傳由春季戰國時代魯國人魯班發明,又稱文公尺,用於定義空間距離吉凶。 |
| 量度方法 | 可與他人合作量度,也可將捲尺凹出長度量度高處。 |
| 長度標示 | 捲尺上小數字代表長度,如5.5m表示長度為5.5公尺。 |
| 用途 | 裝修時丈量尺寸,量度佛具尺寸,引進傢俱製作中。 |
文公尺怎麼看
文公尺怎麼看一文,將深入探討「文公尺」的定義、歷史和應用,並提供一份表格,幫助讀者輕鬆理解文公尺的讀取方法。


定義
文公尺是指一種由中國清朝政府於宣統元年(1909年)頒布的長度測量單位,相當於公尺的十分之一。文公尺的產生主要是為了取代既有的傳統長度單位,例如「尺」和「丈」,以實現度量衡的統一和標準化。
歷史
文公尺的建立是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一項重要改革。清政府當時希望通過採用國際標準的長度單位,來促進貿易和工業發展。文公尺的頒布標誌著中國度量衡制度的現代化,並為後續的度量衡改革奠定了基礎。
應用
文公尺在當時被廣泛用於各種領域,包括:
- 建設工程:測量建築物、道路和橋樑的長度。
- 測繪和製圖:製作地圖和航海圖。
- 工業生產:測量機械零件和產品尺寸。
- 日常生活中:測量服裝、布匹和木材等物品的長度。
讀取方法
下表提供了文公尺的讀取方法:
單位 | 數值 | 十進位表示 |
---|---|---|
裏 | 1 | 1000 公尺 |
碼 | 1 | 100 公尺 |
分 | 1 | 10 公尺 |
釐 | 1 | 1 公尺 |
毫 | 1 | 0.1 公尺 |
絲 | 1 | 0.01 公尺 |
例如,一個長度為「5分3釐」的文公尺,摺合為公尺單位則為 5.3 公尺。
影響
文公尺的頒布對中國度量衡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統一標準:取代了傳統的長度單位,實現了度量衡的統一和標準化。
- 現代化進程:促進了中國與國際標準接軌,有利於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
- 後續改革:為後續中國度量衡制度的改革奠定了基礎,最終實施了公制單位。
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公尺作為一種長度單位已經逐漸被公制單位所取代。然而,作為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一項重要改革,其歷史意義和影響仍然值得銘記和研究。
延伸閲讀…
陰陽宅風水上的文公尺使用方式
魯班尺、文公尺–該如何用…?不知道別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