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神:傳統建築的守護神
門神是華語地區住宅與寺廟大門上的神像,其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時期。最早的門神為神荼和鬱壘,傳説他們負責守衞鬼門,防止惡鬼侵擾人間。
漢代以降,民間逐漸將秦瓊與敬德尊為門神,傳説他們曾協助唐太宗避邪。隨著時間推移,門神的形象不斷演變,形成多種類型。


清代皇室在春節期間張貼的門神主要分為四類:
-
武門神:身著盔甲,手持兵器,形象威猛,意在鎮邪避災。
-
文門神:文官打扮,面部白皙,手持如意、官帽、財寶等物品,寓意祈福、求財。
-
財神門神:捧著「恭喜發財」的條幅,腳踩聚寶盆,象徵招財進寶。
-
福祿門神:天官形象,手持海螺、壽桃,寓意享福長壽。
各家庭所貼的門神類型反映了他們的願望與祈求。文門神的興起顯示了人們對美好生活、升官發財的期盼。而皇室則偏好寓意福壽的門神,反映出他們對安逸富足的渴望。
門神作為傳統建築的守護神,承載著祈福避邪、禳災除祟的文化內涵,至今仍廣泛流行於華語地區。
文門神:歷代文壇上的標誌性人物
文門神,是指在文壇上享有極高聲譽、具有深遠影響力的文學大師,歷代都有出類拔萃的文門神,他們為華語文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宋代:蘇軾、王安石
文門神 | 生卒年 | 代表作品 |
---|---|---|
蘇軾 | 1037-1101 | 《赤壁賦》、《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
王安石 | 1021-1086 | 《遊褒禪山記》、《指南錄》 |
蘇軾和王安石是宋代文壇的兩位璀璨明星,蘇軾以散文和詩詞見長,其詞豪放飄逸,有「蘇仙」之稱;王安石以政論和詩歌著名,其詩深沉凝鍊,有「拗相公」之譽。
元代:關漢卿、馬致遠
文門神 | 生卒年 | 代表作品 |
---|---|---|
關漢卿 | 約1220-1300 | 《竇娥冤》、《救風塵》 |
馬致遠 | 約1250-1321 | 《天淨沙·秋思》、《漢宮秋·感嘆》 |
關漢卿和馬致遠是元代戲曲劇壇的傑出代表,關漢卿被譽為「元曲聖手」,其作品以揭露社會黑暗、同情百姓疾苦為特色;馬致遠以道教思想入詞,其作品清麗淡雅,意境深遠。
清代:袁枚、紀曉嵐
文門神 | 生卒年 | 代表作品 |
---|---|---|
袁枚 | 1716-1797 | 《隨園詩話》、《小倉山房集》 |
紀曉嵐 | 1724-1805 | 《閲微草堂筆記》、《四庫全書》 |
袁枚和紀曉嵐是清代文壇的兩位大家,袁枚以詩文和美食鑑賞著稱,其詩清麗婉約,流傳甚廣;紀曉嵐以學識淵博、才華橫溢聞名,其《閲微草堂筆記》是清代筆記小説的代表作。
現代:魯迅、胡適
文門神 | 生卒年 | 代表作品 |
---|---|---|
魯迅 | 1881-1936 | 《吶喊》、《彷徨》、《朝花夕拾》 |
胡適 | 1891-1962 | 《嘗試集》、《白話文學史》 |
魯迅和胡適是現代中國文壇的開山鼻祖,魯迅以小説、雜文和散文聞名,其作品深刻揭露了中國社會的黑暗,有「魯則」之稱;胡適以白話詩、新式散文和學術研究見長,其主張白話運動,對現代漢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