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歷史悠久的山西古城][方山:南京著名的死火山]
簡介


[位於][佇立於]中國山西省西部呂梁市轄下的方山縣,歷史悠久,隋朝時置縣。方山縣名源自海拔208米的方山,因其形似印章,故又稱天印山,是南京地區著名的死火山之一。
歷史變遷
方山縣歷經數次行政變更,元朝時劃入離石縣,1918年析置,1954年與離石縣合併,1971年再次析置為方山縣。
自然景觀
方山呈方形,陡峭險峻,山頂平坦。山形方正,宛若從天而降的玉印,故名為方山。景點豐富,包括石龍池、嶽王台和火山口。
宗教文化
方山素有南都宗教聖地的美譽,已有1800多年的宗教歷史。道家靈寶派祖師葛玄在此修道,留下了洞玄觀遺址。此外,山上還有海慧寺、東霞寺等佛教遺址。
山體結構
據地質考證,方山於300萬至1000萬年前的上新世時期,曾兩次發生火山噴發,巖漿冷卻凝固後形成山體。
方山 | 山西方山縣
—|—|
位置 | 南京市江寧區科學園 | 呂梁市西部,呂梁山西側 |
面積 | 8.6平方公里 | 1433平方公里 |
標高 | 約208米 | 無資料 |
歷史 | 隋朝置縣 | 隋朝置縣 |
行政變更 | 多次 | 多次 |
宗教文化 | 道家、佛教 | 無資料 |
景點 | 石龍池、嶽王台、火山口 | 無資料 |
方山:歷史悠久的中國名山
方山,又名方壺山,位於中國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境內,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山峯。方山因其獨特的方錐形外形而得名,素有「中原第一山」的美譽。
地理位置
方山地處淮河平原,為一孤峯獨立於平原之上。山體呈方錐形,海拔僅215.2米,但相對高度達179米。方山孤峯聳立,山勢險峻,植被茂盛,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歷史文化
方山自古以來就是一座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山。根據傳説,舜帝南巡時曾登臨方山,並在此封禪祭天。因此,方山被尊為中國古代的祭祀聖地之一。
朝代 | 大事紀 |
---|---|
春秋 | 魯昭公十二年(西元前537年),伍子胥登方山 |
漢 | 漢武帝徵召方山道士闢穀、煉丹 |
隋 | 隋文帝開皇十年(西元590年),建方山寺 |
唐 | 唐太宗貞觀十六年(西元633年),房玄齡登方山 |
宋 | 宋神宗熙寧十年(西元1077年),蘇軾登方山 |
自然景觀
方山自然景觀豐富,植被保存良好。山下泉水匯聚,形成清澈的湖泊和溪流。山中怪石嶙峋,奇峯異景,構成了一幅幅絕美的自然畫卷。
景點 | 特色 |
---|---|
登天閣 | 方山山頂的亭閣,可遠眺淮河平原 |
舍利塔 | 建於明代,八角十三層,為方山的標誌性建築 |
王母宮 | 建於元代,傳説是西王母的宮殿 |
棲仙洞 | 傳説中仙人的洞府,幽深莫測 |
蓮花池 | 山麓的湖泊,荷花盛開季節景色宜人 |
旅遊指南
方山是安徽省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前往方山遊玩,可從蚌埠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自駕前往。山上有登山步道,可供遊客登頂。建議遊覽時間為2-3小時。
延伸閲讀…
方山
方山縣人民政府門户網站
參考資源
- 方山官方網站:http://www.fangshan.gov.cn/
- 安徽省旅遊局:http://www.ahll.gov.cn/
- 百度百科: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