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與儲存
夏季氣温炎熱,食物稍有差池便易腐壞,食用後可能導致食物中毒。以下是容易發生中毒的 5 類食物:生魚片、含生食的壽司、生機蛋及製品、生菜沙拉和涼麵。用餐時應注意環境衞生和温度。購買後應立即冷藏或盡速食用。市售現切水果應切除薄層再食用,購買熟食應儘速冷藏並徹底復熱。


祭祀食物腐敗的原因
過去常有「祭祀後食物易壞」的説法,但以科學角度分析,腐敗原因與時間、地點和環境有關。燒香和一氧化碳以及高温都會導致食物變質。祭祀過程中,食物常在常温放置,細菌會快速滋生。此外,空氣中的微生物顆粒也可能沾染食物,導致腐敗。
微生物和食品腐敗
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受環境因素影響。食品相關致病菌包括:李斯特菌、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空氣中的黴菌菌種也可能導致食物腐敗。
食物保存方法
炎夏時節,正確保存食物尤為重要。以下提供 4 點保存方法:
-
購買順序:先購常温物品,再購生鮮食品,冷藏或冷凍食品需保冷。
-
儘速冷藏冷凍:食材分裝冷藏或冷凍,避免生熟食交叉汙染。監控冰箱温度,冷藏 0~7 度,冷凍 -18 度以下。
-
避免危險温度帶:7~60 度為細菌繁殖的危險温度帶,熱食宜超過 70 度,冷藏食物應低於 7 度。
-
食用後妥善處理:未食用完的餐點應高於 60 度熱藏或低於 7 度冷藏。復熱須中心温度大於 75 度,避免反覆加熱。
易敗壞的食物:種類、儲存技巧及保鮮方法
易敗壞的東西指的是容易在短時間內變質或腐敗的食物。常見的易敗壞食物類型包括:
- 生鮮肉品(雞、魚、豬、牛等)
- 乳製品(牛奶、優格、起司等)
- 蛋品(雞蛋、鴨蛋等)
- 水產類(蝦、蟹、魚等)
- 新鮮蔬果(葉菜類、根莖類、水果等)
易敗壞食物的儲存技巧
為了延長易敗壞食物的保鮮期,建議遵循以下儲存技巧:
類型 | 儲存建議 |
---|---|
肉品 | 冷藏於 0-4°C,保存 3-5 天;冷凍於 -18°C,保存 6-12 個月 |
乳製品 | 冷藏於 4°C,保存 5-7 天;冷凍於 -18°C,保存 2-3 個月 |
蛋品 | 冷藏於 4°C,保存 3-5 週 |
水產類 | 冷藏於 0-4°C,保存 1-3 天;冷凍於 -18°C,保存 2-6 個月 |
蔬果 | 冷藏於 4-8°C,依品種而定保存 3-7 天 |
易敗壞食物的保鮮方法
除了適當儲存外,還有以下保鮮方法可以延長易敗壞食物的保存期限:
方法 | 原理 |
---|---|
真空包裝 | 排除氧氣,抑制細菌生長 |
冷凍 | 低温抑制細菌和酶活性 |
酸漬 | 降低 pH 值,抑制細菌生長 |
醃漬 | 高鹽分環境抑制細菌生長 |
乾燥 | 降低水分含量,抑制細菌生長 |
易敗壞食物的危害
食用變質或腐敗的易敗壞食物可能會導致食源性疾病,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結論
易敗壞的食物種類繁多,在保存時需要特別注意。遵循適當的儲存技巧和保鮮方法,可以延長這些食物的保鮮期,確保食用安全,減少食物浪費。
延伸閲讀…
祭祀過的食物為什麼容易壞? 影響食物腐敗的主要因素
夏天食物易壞!專家揭「保鮮4方法」:室温過OO度別放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