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渡吉日】2024普渡吉日來了!一次搞懂中元普渡時間和準備清單

【普渡吉日】2024普渡吉日來了!一次搞懂中元普渡時間和準備清單

| 普渡儀節與由來 |
|—|—|
| 引言 |
相傳農曆七月一日為鬼門開,民間習俗有著準備供品祭祀好兄弟的傳統。普渡習俗源於佛道教文化,藴含著孝親報恩與超拔亡靈的意涵。 |
| 普渡日期 |
農曆七月一日 |
| 普渡流程 |
| 1. 供奉三牲祭品,包含全雞、全豬、全魚。 |
| 2. 準備其他供品,如餅乾、糖果、水果、飲料等。 |
| 3. 焚香祈禱,表達對好兄弟的敬意和祈福。 |
| 4. 將供品置於十字路口或廟宇供養好兄弟。 |
| 5. 焚燒金紙,祈求好兄弟早日超生。 |
| 普渡供品 |
| 食物類 | 總類:全雞、全豬、全魚、八寶粥、發糕、壽桃、太平餅 |
| 零食類 | 總類:餅乾、糖果、巧克力、海苔、米果 |
| 水果類 | 總類:蘋果、梨子、香蕉、橘子、鳳梨 |
| 飲料類 | 總類:茶水、果汁、啤酒、汽水 |
| 金紙種類 | 總類:大銀、小銀、刈金、白錢、壽金 |

普渡吉日 Play

普渡吉日:慎終追遠的傳統習俗

在傳統民俗文化中,普渡吉日是一個重要的節日,用於祭拜好兄弟,安撫亡靈,祈求平安順遂。普渡吉日又稱「中元普渡」、「七月半」,通常在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

普渡吉日

歷史淵源

普渡吉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佛教的「盂蘭盆節」。相傳目犍連尊者為了拯救亡母,在陽曆七月十五日請諸方僧眾前來誦經,並施食供養餓鬼。此後,盂蘭盆節便流傳到中國,融合了道教和民間信仰,形成「普渡」。

祭祀形式

普渡的祭祀方式因地區而異,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步驟:

  • 準備供品:通常包括水果、糕餅、菜餚、飲料等,以及焚香、蠟燭、紙錢等祭品。
  • 設壇祭拜:在特定地點(如巷口、河邊、廟宇)設置祭壇,並擺放供品。
  • 誦經唱咒:由法師或道士主持,誦經唱咒以超度亡靈。
  • 焚燒紙錢:將紙錢焚燒,象徵供養亡靈。
  • 分享供品:將供品分發給參與普渡的人士,象徵與亡靈分享福報。

注意事項

參加普渡吉日祭祀時,有以下注意事項:

  • 避免嬉笑玩鬧:普渡是一個嚴肅的祭祀活動,應保持莊嚴肅穆的態度。
  • 勿拍攝祭拜過程:不要對著祭壇或正在祭拜的人士進行拍照或錄影。
  • 保持環境清潔:祭祀後,應將祭壇及四周環境清理乾淨,避免留下垃圾。

禁忌事項

在普渡吉日前後,傳統上有以下禁忌事項:

  • 避免夜間外出:民間傳説七月是鬼門開的月份,夜間不宜外出,以免招惹煞氣。
  • 勿晾曬衣物:相傳七月十五日是中元鬼節,鬼魂會到人間尋找替身,因此不應晾曬衣物,以免被鬼魂附身。
  • 勿吹口哨:口哨聲容易招引好兄弟,因此在普渡吉日前後,應避免吹口哨。

普渡吉日各地習俗

台灣各地的普渡習俗有所不同,以下列出幾個代表性的範例: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