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審視「桿」的古字「𣓁」


引言
「桿」字本義為長條形的物體,但在古字「𣓁」中卻有更深層的含義。本文將探討「𣓁」的語源、與「刊」字的區別,以及其在《説文解字》中的獨特定位。
語源追溯:由「枝折」而來
「𣓁」的語源可追溯至日語的連用形「枝折る」,意指「摺疊樹枝」。因此,「𣓁」最初可能與標記器具或樹枝標記相關。
與「刊」的區別:砍削與標記
段玉裁指出,「𣓁」的動作是「砍木枝以表記」,而「刊」則是「刀割、削去、砍除」,兩字雖同音,但意義有別。
《説文解字》的獨特考量
在《説文解字》中,刻畫「𣓁」時破例先列古文字形而非小篆,原因在於當時作為解經文字書,《説文》的首要任務是闡明經文,辨別真偽。
表格:漢字字形演變
時期 | 字形 |
---|---|
甲骨文 | 𣓁 |
金文 | 𣓁 |
小篆 | 㒵 |
楷書 | 桿 |
結論
通過對「𣓁」的探討,我們深入瞭解了漢字的音、義演變,以及其在古籍中的獨特運用。此外,本研究也為漢字考據提供了新的視角,凸顯出字形、語源和文化聯繫的密切關係。
木日干漢字:詞性、用法與例子
木日干 漢字 是一類表徵時間的漢字,它們的獨特之處在於結合了「木」和「日」 兩種符號作為偏旁,透過偏旁組合來表達不同的時間概念。
字碼 | 木日干漢字 | 詞性 | 定義 | 例句 |
---|---|---|---|---|
1 | 旦 | 名詞 | 早晨、黎明 | 旭日東昇,開啟嶄新的一天。 |
2 | 旬 | 名詞 | 十天為一旬 | 每過一旬,就要祭拜一次祖先。 |
3 | صباح | 名詞 | 早上、上午 | 清晨時分,人們紛紛前往工作崗位。 |
4 | 昴星団 | 名詞 | 昴宿星團 | 仲春時節,昴星團出現在東方天際。 |
5 | 棗 | 名詞 | 棗子 | 秋風起,棗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棗子。 |
6 | 杳 | 形容詞 | 幽深、寂靜 | 山林幽杳,鳥語花香,讓人心曠神怡。 |
7 | 柵 | 名詞 | 圍欄、柵欄 | 田園四周架起柵欄,防止牲畜逃逸。 |
8 | 櫻 | 名詞 | 櫻花 | 春天來臨,櫻花盛開,滿樹粉嫩,美不勝收。 |
9 | 桃 | 名詞 | 桃子 | 夏日炎炎,桃子成熟,香氣四溢,令人食指大動。 |
10 | 棕 | 名詞 | 棕櫚樹 | 熱帶地區常見的棕櫚樹,高聳直立,葉片寬大。 |
木日干漢字 除了本身的詞義外,還可以在複合詞中表達更具體的時間概念:
複合詞 | 解釋 |
---|---|
日曜日 | 星期日 |
月曜日 | 星期一 |
年月日 | 日期 |
木星 | 行星 |
木炭 | 燃料 |
木日干漢字 不僅在中文中廣泛運用,在日本漢字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漢字 | 日文讀音 | 詞性 | 定義 |
---|---|---|---|
旦 | たん | 名詞 | 早晨、黎明 |
旬 | じゅん | 名詞 | 十天為一旬 |
午前 | ごぜん | 名詞 | 上午 |
午後 | ごご | 名詞 | 下午 |
木曜 | もくよう | 名詞 | 星期四 |
木曜日 | もくようび | 名詞 | 星期四 |
透過瞭解木日干漢字 的特殊性,我們得以更深入地理解中文和日文中的時間表達方式,在溝通或閲讀時更加準確地掌握時序概念。
延伸閲讀…
漢語多功能字庫- 字頭「桿」
栞- 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