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詞釋意】榫卯,古時中國建築與器械的結構方式,指兩構件以凹凸部位相連。【國語辭典】卯榫:凹入與凸出的部位,表示器物的連接處。
長久以來,粵語中「屎


「【榫卯意喻】榫卯結構,中國古代建築、器物的主要連接方式,凸出部分為榫頭,凹陷處為榫眼。
繁衍意涵
在粵語中,「筍嘢」寓指優良之物,其語源有兩説:一為嶺南部族以竹筍為圖騰崇拜所遺留,二為唐代韋陟封郇國公,後人以「郇公廚」代稱美食之家,而「郇」亦衍生為美好的形容詞。
然而,有推測認為「屎
榫卯結構:古代建築的智慧結晶
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國建築中無黏著劑的接合技術,其讀音似「筍茂」,巧妙地將兩個構件連接在一起,賦予建築穩固性和靈活性。
榫卯結構的歷史演變
榫卯結構起源於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7000年左右。當時,先民開始建造簡陋的房屋,為了使房屋結構更穩定,便開始用榫卯將框架連接起來。
隨著時間推移,榫卯技術不斷發展和完善。西周時期(約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榫卯已廣泛應用於建築中,形成了嚴密的榫卯體系。漢代(約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榫卯技術達到頂峯,其精巧的設計令人驚嘆。
榫卯結構的種類
榫卯結構可分為以下幾類:
| 榫卯類型 | 特點 |
|—|—|—|
| 穿帶榫 | 榫頭穿過卯孔,較為牢固 |
| 燕尾榫 | 榫頭呈燕尾形,結合更緊密 |
| 隼卯榫 | 榫頭較短,卯孔較深,適於受力方向與榫頭一致的接合 |
| 企口榫 | 榫頭和卯孔均帶有凸凹槽,接合後不易脱落 |
| 槽口榫 | 榫頭為榫槽,卯孔為卯槽,兩者配合形成凹凸槽 |
榫卯結構的優點
榫卯結構具有以下優點:
- 無黏著劑: 不使用黏著劑,避免了化學物質對建築和環境的汙染。
- 牢固穩定: 榫卯相互咬合,形成緊密的連接,提高了建築的承重力和抗震性。
- 靈活性: 榫卯結構可以拆卸和重組,方便建築物的維修和改造。
榫卯結構的應用
榫卯結構廣泛應用於中國古代的各種建築中,包括宮殿、寺廟、民居和橋樑等。
- 宮殿: 紫禁城(北京故宮)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傑作,其中用了大量的榫卯結構,體現了中國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藝。
- 寺廟: 天壇(北京)是中國著名的皇家祭祀建築,其祈年殿的圓形屋頂是用榫卯結構建造的,展現了古代建築工程的高超水平。
- 民居: 徽派建築(安徽省南部)以其精巧的榫卯結構聞名,民居中的梁、柱、牆等構件均用榫卯相連,形成了獨特的地域建築風格。
榫卯結構在現代建築中的應用
近年來,榫卯結構開始在現代建築中得到復興。建築師們將傳統的榫卯技術與現代材料和技術相結合,創造出既美觀又有實用的現代建築,例如:
- 國家大劇院(北京): 該建築的屋頂採用了現代詮釋的榫卯結構,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建築的完美融合。
- 蘇州博物館新館 (蘇州): 該建築外立面採用了仿古的榫卯結構,展現了蘇州古典園林的建築特色。
結論
榫卯結構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一項偉大發明,體現了古代匠人的智慧和技藝。它不僅是一種接合技術,更是一種哲學思維,藴含著「和諧共生」的理念。如今,榫卯結構不僅在古代建築中閃爍着光芒,也在現代建築中煥發着新的生命力,成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和技術的瑰寶。
延伸閲讀…
卯榫- 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粵語審音配詞字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