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念的 7 項態度(喬.卡巴金博士提出) |
|—|—|
| 初心(Beginner’s Mind) | 懷抱好奇與開放的心態,彷彿初次接觸,避免偏見與既有認知。 |
| 非評判(Non-Judgment) | 覺察評判的出現,但不過度評鑑或消除,讓自己得以接納真實樣貌。 |
| 接納(Acceptance) | 接納當下的事實和感受,不再強求或抗拒現狀,培養內心的平靜與智慧。 |
| 放下(Letting go) | 放下執著於結果或理想的渴望,專注於當下時刻,並涵容所發生的一切。 |
| 信任(Trust) | 信任自己的直覺和感受,尊重身體傳遞的訊息,避免盲目追隨他人或權威。 |
| 非追求(Non-striving) | 不刻意追求特定目標,而是專注於當下的觀察與覺察,讓心靈自由自在。 |
| 時時刻刻(Moment-to-moment) | 在每個瞬間保持正念的態度,讓覺察成為生活的基石,而非特定時段的練習。 |


正念七態度:培養情緒覺察與心靈成長
正念七態度是正念練習中不可或缺的原則,包含七項關鍵信念,能引導我們培養對當下的覺察、減少批判和反應性,並促進情緒穩定和心靈成長。
正念七態度 | 簡要説明 |
---|---|
非批判 | 不帶著評判地觀察思緒和感受,避免貼上好壞標籤。 |
好奇心 | 以探索和開放的心態,好奇地觀察內在體驗而不預設立場。 |
接受 | 承認當下的現實,不抗拒或逃避,接納事情原有的樣子。 |
忍耐心 | 不衝動或急躁,以耐心和温和的態度對待自己和他人。 |
初心 | 像初次體驗般,以新鮮和未經修飾的視角看待每一刻。 |
信任 | 相信直覺和內在智慧,同時瞭解自己的侷限性。 |
不執著 | 放下對結果的執著,瞭解一切都是無常且流動的。 |
正念七態度相輔相成,共同培養出覺察、接納和開放的心態。它們幫助我們:
- 覺察情緒:非批判和好奇心讓我們觀察情緒而不被它們淹沒。
- 降低反應性:耐心和初心讓我們在衝動行動前有空間思考。
- 管控壓力:接受和不執著讓我們適應壓力情況而不產生過度反應。
- 促進自我瞭解:信任和非批判讓我們深入探索自我,發現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
- 提升人際關係:耐心和初心讓我們對他人更具同理心和理解力。
實踐正念七態度需要持續的練習和承諾。以下是一些建議的練習方式:
- 日常覺察:在日常活動中保持覺察,觀察你的思緒和感受,不帶評判。
- 正式靜坐:安排每日規律的靜坐練習,專注於你的呼吸或身體感受。
- 正念走步:步行時有意識地觀察你的步驟、周圍環境和內在體驗。
- 在關係中練習:與他人互動時,試著以耐心和非批判的態度傾聽和回應。
透過融入正念七態度,我們可以培養情緒覺察、心靈成長和人際和諧。它們提供了一個框架,讓我們以温和和開放的心態活在當下,並實現人生的全部潛力。
延伸閲讀…
正念的日常:正念生活的七個態度 – 學生輔導中心
「正念」教你的大腦如何真正地休息. by 咖啡因 – 生活咖lifeho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