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特性:核心指標解析
總懸浮固體 (SS)
描述水中懸浮在水中的顆粒物質,常作為水污染程度的指標。單位為 mg/L。
總有機碳 (TOC)
指標水中存在的有機碳,反映水中的污染程度。
濁度 (NTU)


量化水中懸浮物的含量,影響水的清澈度,並可作為污染指標。
電導率 (EC)
反映水中離子的濃度,常用 MΩ.CM 為單位,與溶液的導電能力相關。
總溶解固體 (TDS)
表示水中溶解無機物的含量,以 ppm 或 mg/L 為單位,與離子濃度相關。
pH 值
衡量水中氫離子濃度,指示水的酸鹼性,介於 0-14 之間。
鹼度
衡量水中接受氫離子的能力,主要來自碳酸鹽和碳酸氫鹽。
氧化還原電位 (ORP)
描述水中有氧或還原型物質的平衡,反映水中的氧化能力。
遊離餘氯
指標消毒過程中水中的有效氯含量,用於評估水的消毒效果。
總大腸菌數 (TC)
作為水衞生指標,代表水中大腸菌等有害細菌的數量。
反滲透脱鹽率
反映反滲透膜的脱鹽能力,計算方式為 (原水電導率 – 產品水電導率)/原水電導率。
含鹽量
表示水中溶解鹽類的數量,通常以陽離子與陰離子的總和來衡量。
沉澱
去除水中懸浮物或溶解物質的方法,利用重力分離或化學反應生成沉澱物。
中水
處理後可重複使用的非飲用水,水質位於飲用水和生活污水之間。
濃差極化
反滲透過程中,高鹽分濃度區域阻礙鹽分擴散,影響膜表面脱鹽效率的現象。
溶解氧 (DO)
水中可用於微生物代謝過程的氧氣濃度。
生化需氧量 (BOD)
衡量水中有機物分解過程中消耗的氧氣量,反映水質的污染程度。
化學需氧量 (COD)
用化學氧化劑測量水中有機物濃度,可能高於 BOD。
水錘
由於流速或壓強突然變化而產生的壓力波動現象。
吸附
利用多孔性固體去除廢水中特定污染物的過程。
水:地球上的生命之源
水,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覆蓋了地球表面約 71%。它的多樣性使其成為地球上獨特且不可替代的資源。
水的組成和性質
水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的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它具有獨特的性質,包括:
屬性 | 特徵 |
---|---|
溶劑性 | 優良的溶劑,可溶解許多物質 |
表面張力 | 強大的表面張力,允許水珠形成 |
黏稠度 | 比大多數液體更黏稠 |
熱容量 | 高熱容量,有助於穩定地球温度 |
水的作用
水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 生命載體:所有生物都依賴水,作為細胞組成分、調節温度和運輸營養。
- 營養素來源:水含有溶解的營養素,供植物和動物利用。
- 温度調節:水的熱容量有助於穩定地球温度,緩衝極端温度變化。
水的種類和用途
- 淡水:含鹽量低於 500mg/L 的水,可用於飲用、灌溉和工業。
- 鹹水:含鹽量超過 500mg/L 的水,主要存在於海洋和湖泊中。
- 地下水:存在於地表以下的淡水或鹹水,可用於飲用和灌溉。
水的危機
儘管水在生命中具有重要性,但它也是一項有限的資源:
- 水資源短缺:世界許多地區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原因包括人口增長、氣候變遷和污染。
- 水污染:工業廢水、農業廢棄物和其他人類活動導致水污染,影響水質和可用性。
結論
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基石。瞭解其組成、性質和用途對於保護和管理這項寶貴資源至關重要。通過採取措施減少污染、節省用水和開發創新的水資源,我們可以確保未來的世代也能享有水資源的豐富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