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之境:釋義與溯源
凌,本意為水波之急速奔流。引申義甚多,涵蓋欺凌、衰敗、勝過、駕馭、越過、升登、逼近等意象。
表:凌的各個義項與例證
義項 | 例證 |
---|---|
急速奔流 | 凌波 |
欺凌 | 凌遲 |
衰敗 | 堤防凌遲 |
勝過 | 凌駕 |
駕馭 | 乘風 |
越過 | 凌陽 |
升登 | 會當凌絕頂 |
逼近 | 凌曉 |
凌的溯源


《楚辭》有云:「淩陽侯之汎濫兮,忽翱翔之焉薄。」《史記》亦載:「豪暴侵淩孤弱,恣欲自快,遊俠亦醜之。」這些記載,反映了「凌」在先秦時期就有欺壓、越過等含義。
凌在唐詩中的應用
唐代詩人李白曾作詩云:「凌山採芳蓀,愧無橫草功。」此中,「凌」意為登山,表現了詩人求仙訪道的志向。杜甫亦有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傳遞了登高望遠的開闊胸襟。
凌的後世演繹
後世詩詞歌賦中,「凌」字仍被廣泛運用,其內涵也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和豐富。例如:
- 明代王陽明的《詠飛》詩:「凌空欲寄意,身世兩忘懷。」
- 清代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九州生意無人見,半世凌雲一夢殘。」
這些作品中,「凌」既有飛揚跋扈的氣概,又有超然物外的意境,體現了古人豐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
凌之結語
「凌」在中國古典文化中,是一個多義且寓意深刻的概念。它既象徵著力量和超越,也承載著欺壓和衰落的悲情。穿越時空,它的內涵不斷豐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淩的意思:淺談古文中常見的「淩」字用法
在古文中,「淩」字有多種含義,常見的有:
意義 | 解釋 |
---|---|
超過 | 超越、超過 |
欺侮 | 欺負、欺壓 |
寒冷 | 天氣寒冷 |
朝拜 | 向君主、長輩或神明行禮 |
侵犯 | 侵佔、損害 |
超越、超過
用法:「淩」後接具體對象或抽象概念,表示超越、超過其。
例句:
– 「淩霄之勢,不可遏也。」(《資治通鑑》)
– 「功業淩雲,名垂青史。」(自撰)
欺負、欺壓
用法:「淩」後接受詞,表示欺負、欺壓他人。
例句:
– 「吏治敗壞,小民受淩。」(《漢書》)
– 「豈容強徒淩弱者乎?」(自撰)
天氣寒冷
用法:「淩」單用或後接「寒」等字,表示天氣寒冷。
例句:
– 「天寒地凍,淩至骨髓。」(《紅樓夢》)
– 「凜冬淩冽,萬物蕭條。」(自撰)
向君主、長輩或神明行禮
用法:「淩」後接「拜」或「見」等字,表示向君主、長輩或神明行禮。
例句:
– 「臣等淩拜陛下,恭賀聖壽無疆。」(《舊唐書》)
– 「虔誠淩見,祈求神靈庇佑。」(自撰)
侵佔、損害
用法:「淩」後接受詞,表示侵佔、損害他人的財產或權益。
例句:
– 「強鄰淩我邊疆,國土受損。」(《宋史》)
– 「權貴淩民,百姓苦不堪言。」(自撰)
其他用法
除了上述常見用法外,「淩」字在古文中還有其他引申含義,例如:
延伸閲讀…
凌的意思|漢典“凌”字的基本解釋
淩- 教育百科
- 逼近:「日淩中天,暑氣逼人。」
- 飛越:「大鵬淩空,展翅九萬裏。」
- 通曉:「才學淩人,世所罕見。」
- 光耀:「星漢燦爛,淩空而耀。」
這些引申用法豐富了「淩」字的內涵,更能準確地表達古人想要傳達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