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歷史文化名城,運河之都
歷史沿革
作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淮安有著悠久的歷史。秦朝設置縣,西漢增置縣,唐宋時期成為運河上的重要城市,明清兩朝達到繁榮頂峯。抗戰勝利後,淮安 先後更名為清江市、淮陰市,直到2001年更名為淮安市。
地理位置


淮安地處江蘇省北部,位於淮河下游,跨淮河兩岸。北接連雲港,東鄰鹽城,南連揚州和安徽省滁州,西接宿遷。東西長132千米,南北長150千米,總面積10030平方千米。
經濟發展
淮安的經濟發展主要依託於交通樞紐優勢。京杭大運河和淮河在此交匯,淮安機場也位於市東北22公里處。近年來,隨著韓國和台灣投資的增加,淮安成為台資企業的新聚集區。201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69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5181元。
人口狀況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淮安市常住人口為4,556,230人。其中,男性人口2,278,713人,女性人口2,277,517人。城鎮人口佔比65.67%,鄉村人口佔比34.33%。漢族人口佔比99.67%,少數民族人口佔比0.33%。
人文特色
淮安是淮揚菜系的發源地,人文薈萃,名家輩出。隋朝詩人鮑照、明朝大將韓信等都是淮安人。此外,淮安還擁有鐵山寺森林公園等自然景觀和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標誌物等文化景點。
未來發展
淮安作為運河之都,在近代隨着大運河作用的下降,逐漸 decline。但隨著近年來旅遊業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淮安正逐漸發展成為現代化的都市,未來可期。
地理位置 | 緯度:32度43分~34度06分 經度:118度12分~119度36分30秒 面積:10030平方公里 |
---|---|
人口 | 常住人口:4,556,230人 男:2,278,713人 女:2,277,517人 城鎮:65.67% 鄉村:34.33% 漢族:99.67% 少數民族:0.33% |
經濟 | 地區生產總值:1690億元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5181元 |
文化 | 淮揚菜系發源地 鮑照、韓信等名家輩出 鐵山寺森林公園 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標誌物 |
淮安在哪裡?
淮安地理位置
淮安位於中國東部,江蘇省中部,屬於長江三角洲北翼,緊鄰蘇、皖、魯、豫四省交界處。
行政區劃 | 面積 | 人口 |
---|---|---|
江蘇省 | 10.26萬平方公里 | 約8,000萬 |
淮安市 | 10,086平方公里 | 約520萬 |
淮安區 | 1,310平方公里 | 約120萬 |
淮安城區位置
淮安市區位於淮安市中西部,坐落於淮河以北,京杭大運河以南,呈南北較窄東西較寬的帶狀分佈。
區域 | 面積 | 人口 |
---|---|---|
清江浦區 | 265.6平方公里 | 約60萬 |
淮陰區 | 176平方公里 | 約50萬 |
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 152平方公里 | 約20萬 |
淮安與主要城市的距離
城市 | 距離淮安 | 交通方式 |
---|---|---|
南京 | 約200公里 | 高鐵、高速公路 |
上海 | 約250公里 | 高鐵、高速公路 |
杭州 | 約300公里 | 高鐵、高速公路 |
徐州 | 約100公里 | 高鐵、高速公路 |
連雲港 | 約150公里 | 高鐵、高速公路 |
淮安交通便利性
淮安擁有便捷的交通網絡,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
延伸閲讀…
淮安市_百度百科
淮安區_百度百科
- 鐵路:京滬高鐵、隴海鐵路、新長鐵路穿境而過。
- 公路:京滬高速公路、連霍高速公路、徐淮揚高速公路交匯於此。
- 水運:京杭大運河貫穿全境,淮河經過市區。
- 航空:淮安漣水國際機場提供國內外直飛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