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塘口岸:深港第七個陸路口岸
蓮塘口岸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是深圳與香港的第七個跨境陸路口岸,於 2020 年 8 月 26 日啟用。作為一個客貨綜合性口岸,蓮塘口岸採用「兩地兩檢」查驗方式和「一站式」通關模式。
蓮塘口岸每日開放時間為 7:00 至 22:00,連接深圳東部過境高速和羅沙公路,便利深港及粵東、贛南、閩南等地區的跨境運輸。


背景與發展
2005 年,深圳市市長與香港政務司司長提出興建蓮塘口岸。隨後,深港兩地政府簽訂《關於加強深港合作的備忘錄》,並成立聯合研究小組開展前期規劃。
2008 年,深港邊界區發展聯合專責小組成立,進一步統籌相關工作。2013 年,蓮塘口岸主體結構開始動工建設,於 2017 年封頂。
2020 年 5 月,蓮塘口岸通過國家級驗收,同年 8 月啟用貨檢服務。隨著邊境全面開放,2023 年 2 月,蓮塘口岸正式提供旅客通關服務。
設計與建設
蓮塘口岸由深圳市建築工務署和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共同舉辦國際競賽選出建築設計方案。獲獎作品「光影‧流‧岸」成為設計概念,由深港兩地同步建設。
蓮塘口岸佔地約 17.7 公頃,總建築面積約 13.7 萬平方米,由上海寶冶集團承建。建築物包括旅檢大樓、場地道路、查驗通道、貨檢區等設施。
通關量與設施
蓮塘口岸設計交通量為雙向旅客每日 30,000 人次,車輛每日 17,850 輛次(含 15,000 輛貨車、2,000 輛小客車和 850 輛大客車)。
蓮塘口岸設有完善的通關設施,包括聯檢大樓、出入境查驗廳、貨物查驗區、道路系統和人行天橋。
通關須知
前往蓮塘口岸通關需提前規劃行程,瞭解通關時間和備妥所需證件。亦可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自駕前往口岸。
相關數據
項目 | 數值 |
---|---|
佔地面積 | 約 17.7 公頃 |
建築面積 | 約 13.7 萬平方米 |
旅客通關能力 | 雙向 30,000 人次/日 |
車輛通關能力 | 雙向 17,850 輛次/日 |
開放時間 | 每日 7:00 至 22:00 |
深圳蓮塘口岸:粵港澳大灣區新引擎
深圳蓮塘口岸簡介
深圳蓮塘口岸位處深圳市鹽田區和香港新界打鼓嶺交界,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跨境通道之一。它是繼羅湖口岸、皇崗口岸和文錦渡口岸之後,深圳第四個對接香港的陸路口岸。
蓮塘口岸於2018年12月28日正式開通運營,成為大灣區內重要的交通樞紐。口岸佔地面積約65萬平方米,設計流量為每天30萬人次和10萬輛次,可滿足跨境人員和車輛的龐大通行需求。
口岸設施與服務
蓮塘口岸採用一地兩檢模式,即旅客在口岸同一區域內即可完成兩地邊檢查驗手續。口岸設施現代化且完善,包括:
設施 | 數量 |
---|---|
旅客查驗通道 | 56條(入境) |
車輛查驗通道 | 10條(入境) |
自助查驗通關系統 | 40台(入境) |
查驗勤務樓 | 1棟 |
旅客服務中心 | 1處 |
商業區 | 1個 |
停車場 | 1個(2000輛) |
口岸優勢
蓮塘口岸的開通為粵港澳大灣區帶來了以下優勢:
- 完善交通網路:連接深圳和香港東部新界,改善跨境交通流動。
- 促進人員往來:方便人員跨境通勤、旅遊和探親。
- 提振經濟發展: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帶動跨境產業合作。
- 加強區域合作: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世界級灣區。
口岸發展與展望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持續發展,蓮塘口岸的通關量和服務需求不斷增加。未來,口岸將進一步擴大規模和提升服務水平,包括:
延伸閲讀…
蓮塘口岸通關!香園圍口岸位置+巴士小巴交通/ 開放時間
蓮塘口岸
- 建設第二階段旅客查驗廳:增加通關容量,滿足未來旅客增長需求。
- 優化邊檢流程:採用更先進的通關技術,提升旅客通關效率。
- 拓展商業服務:引入更多商業配套,滿足旅客購物和餐飲需求。
- 加強多模式交通換乘:完善口岸與周邊交通樞紐的換乘設施,方便旅客出行。
通過持續的優化和發展,蓮塘口岸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內最具活力的跨境通道,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