渙:散佚離析,帝王詔令
字源溯源


渙字,音喚,本義為流散、離散。水名,亦取其流散之義,喻旨令亦如水之流動不息。
引申義
- 散逸:渙散、流逸,如冰消瓦解、雲散霧消。
- 廣布:蔓延、擴散,如枝葉繁茂、車水馬龍。
- 帝王詔令:帝王頒佈之旨令,如聖旨、恩詔。
字例選萃
字例 | 出處 | 解釋 |
---|---|---|
渙若冰釋 | 《莊子·齊物論》 | 如同冰雪消融,喻誤會或疑難的解除。 |
渙然一新 | 《晉書·潘岳傳》 | 形容徹底改變,煥然一新。 |
渙發大號 | 《唐代韋中丞賀元和大赦表》 | 帝王頒佈赦令。 |
渙渙若兮 | 《詩經·鄭風·溱洧》 | 形容水流盛大。 |
潛波渙寒塘 | 《呂同老·丹泉》 | 形容波光粼粼、水寒清澈。 |
名例釋義
渙字取名甚為常見,寓意為散開、離散。但取名時應考慮整體字義,結合個人生辰八字,方能吉利。
渙的意思及其在周易中的象徵意義
渙的意思:
「渙」在《周易》中共有兩個含義:
- 分散、離散:如「渙汗」,意為汗水散開。
- 光明、亨通:如「渙其血」,意為血氣運行通暢。
渙卦在《周易》中的象徵意義:
渙卦為《周易》第57卦,由兩組巽卦(☴)疊成。巽為風,故渙卦象徵著風吹散雲霧,帶來光明與亨通。
渙卦的卦辭為:「亨,王假有廟。」意思是君王至高無上,有廟堂供奉。象徵著領導者統御四方,國泰民安。
渙卦的六爻爻辭依序為:
爻位 | 爻辭 | 解釋 |
---|---|---|
初九 | 渙其羣,元吉。 | 分散羣眾,非常吉祥。 |
九二 | 渙汗其大號,渙其小號。 | 汗水濕透大的號角,小的號角也被弄濕。 |
六三 | 渙其躬,無咎。 | 汗水濕透自己的身體,沒有災難。 |
九四 | 解渙,利西南。 | 解除分散,有利於向西南方向發展。 |
九五 | 渙汗其大號,渙其小號。 | 汗水濕透大的號角,小的號角也被弄濕。 |
上六 | 利西南,無所往。 | 有利於向西南方向發展,但不要走得太遠。 |
渙卦的變爻有三:
- 初九變:屯卦(☱):分散的羣眾重新聚合。
- 九二變:既濟卦(☱):大汗淋漓,勞苦過度。
- 上六變:革卦(☋):變革現狀,重新開始。
渙卦的應用:
渙卦在《周易》中有多方面的應用,包括:
延伸閲讀…
漢典“渙”字的基本解釋
渙
- 領導力:渙卦象徵著領導者統御四方,明辨是非。
- 團隊合作:渙卦提醒我們,團隊合作可以分散任務,提高效率。
- 改革和創新:渙卦的變爻暗示著變革和創新可以帶來新的機遇。
- 人際關係:渙卦告誡我們,人際關係不應過度依賴,需要適時保持距離。
- 健康和養生:渙卦提醒我們,汗水不僅是勞苦的象徵,也能有助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