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新街坊
引言:
澳門新街坊是一個位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綜合住宅項目,旨在為澳門居民提供優質的生活空間,滿足他們的教育、醫療、社區服務等多方面需求。
項目的規劃與建設:


2015年,時任橫琴新區管委會主任牛敬透露了「澳門新街坊」項目的計劃,該項目將整合養老、居住、教育等配套於一體。2020年4月9日,珠澳雙方簽署《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都更公司同時與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就項目的融資協議進行簽署。2020年12月31日,澳門新街坊項目工程全面啟動,預計於2023年建成。
項目規模與配套設施:
澳門新街坊項目規劃面積約19萬平方公尺,總建設面積約42萬平方公尺,包括27棟住宅樓宇、小學、幼稚園、衞生站、長者服務中心、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目前,住宅功能建設進度領先,各項生活配套設施的建設也在逐步推進中。
住宅單位的特點:
項目提供約4,000個可出售住宅單位和200多個人才房,均採用環保預製件建造方式。住宅80%為兩房單位,面積約88平方公尺;20%為三房單位,面積約118平方公尺。單位每平方公尺均價30,000人民幣,配有品牌家用電器和智能電子門鎖等現代化設施。
項目建設近況:
2023年2月16日,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宣佈項目住宅樓宇及學校結構封頂,進入精裝修施工階段,預計於2023年下半年竣工驗收。目前,項目已進入最後驗收階段,預計8月完成驗收,將陸續開放市民參觀示範單位。
項目售價與銷售計畫:
澳門新街坊項目採用限價銷售的方式,每平方公尺均價30,000人民幣,住宅總價約265萬至354萬人民幣。銷售中心設於澳門和橫琴,並於2023年11月28日正式開售。若購買人數超過單位數則採用抽籤方式,優先考慮澳門居民。
項目意義與展望:
澳門新街坊項目旨在為澳門居民提供優質的生活空間,拓展他們的空間需求,並便利其在大灣區工作和生活的需求。該項目也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進一步推進兩地民生合作,促進澳琴一體化發展。
澳門新街坊圖則:塑造城市空間的新視野
澳門新街坊圖則(下稱「圖則」)是澳門政府於1999年頒布的一項重要城市規劃法規,旨在促進澳門城市空間的合理發展和有效利用。圖則對城市道路、公共設施、綠地空間等各方面的規劃作出了具體規定,為澳門未來的城市發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圖則的主要內容如下:
- 城市結構規劃:規定了澳門的整體城市結構,包括城市中心、住宅區、工業區、旅遊區等主要功能區的佈局。
- 街道規劃:明確了澳門道路的等級、寬度、轉彎半徑等技術指標,並根據不同道路功能設置不同的交通設施。
- 公共設施規劃:規定了澳門公共設施的配置標準,包括學校、醫院、公園、體育場館等。
- 綠地空間規劃:規定了澳門綠地空間的佈置原則,包括綠地類型、面積、公共開放程度等。
- 建築管理規劃:規定了澳門建築的容積率、高度限制、建築退縮距離等設計標準,以確保建築物的安全性、美觀性和採光條件。
圖則的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澳門城市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據。其具體表現包括:
- 塑造了澳門的城市格局,明確了各個功能區的佈局,提升了城市空間的整體品質。
- 保障了公共設施的配置,為澳門居民提供了便利的醫療、教育、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
- 提供了綠色的生活環境,增加綠地空間,改善城市環境品質。
- 提升了建築物的品質,確保建築物的安全性和美觀性,塑造了澳門現代化的都市風貌。
圖則也存在一些挑戰,例如:
- 與實際發展需求的契合度:圖則制訂於1999年,距離現在已有一定時間,隨著澳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圖則的某些規定可能需要進一步調整,以適應城市發展的新需求。
- 執行和監督的難度:城市規劃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多個部門和龐大的利益關係人,圖則的執行和監督存在一定的難度。
- 公眾參與的不足:圖則的制訂和修訂過程較為封閉,公眾參與的程度不夠,導致一些決策與公眾意願產生偏差。
為瞭解決這些挑戰,澳門政府應:
- 定期審查和修訂圖則,使其與實際發展需求相適應。
- 加強圖則的執行和監督,確保規劃決策的落實,並建立公眾監督機制。
- 擴大公眾參與,在圖則制訂和修訂過程中聽取公眾意見,納入公眾訴求。
澳門新街坊圖則作為澳門城市規劃的奠基性法規,為澳門城市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保障。隨著澳門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圖則需要不斷更新和完善,以適應城市發展的新挑戰,為澳門的未來發展創造更宜居、更美好的空間。
延伸閲讀…
【#靠山朝東】橫琴澳門新街坊初步設計圖出爐… – 澳門日報
灣區追蹤(三)•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 YouTube
相關數據表:
指標 | 1999年 | 2023年 |
---|---|---|
城市人口 | 42萬 | 68萬 |
城市面積 | 25平方公里 | 32.9平方公里 |
綠地空間面積 | 3.5平方公里 | 6.8平方公里 |
建築容積率平均值 | 6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