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焈
「熙」,音「僖」。《爾雅·釋詁》釋為「光也」,《詩·大雅》有云:「於緝熙敬止。」又釋為「興也」,《詩·周頌》有言:「時純熙矣。」更有「廣也」之意,如《書·堯典》雲:「庶績鹹熙。」
人名用字


「熙」可作人名,取其「興盛」、「和樂」、「吉祥」之義。
名人用例
- 少皥氏四叔之一:「熙」
- 《郊祀慶成三首 其一》:「紫壇熙事樂高張」——任希夷
- 《暮春遊火星巖同尹瞻聯句》:「千里熙醇政,靈巖喜訪尋」——柳拱辰
- 《尚書令魏國忠憲韓公輓詞 其三》:「三朝光輔致昇平,九敍鹹熙入頌聲」——文彥博
- 《丞相王公輓詞 其一》:「炎統中興日,淳熙翊贊功」——喻良能
- 《寄戴帥初先生》:「杜甫生逢天寶末,陶潛空憶義熙前」——陸文圭
- 《春日田園雜興》:「月筒紀閏附青煒,民野陶然化日熙」——呂文老
統計數據
在每一億人口中,約有 500 萬人使用「元」字,70 萬人使用「熙」字。男性名為「元熙」者較女性為多,比例約為 7:3。
筆畫分析
「元」為單一結構,繁體字筆畫 4 畫。「熙」為上下結構,繁體字筆畫 14 畫。
康熙字典釋義
元
- 頭
- 本
- 善
- 大
- 初
熙
- 光明
- 興盛
- 和樂
- 吉祥
煕 人名:探究其淵源、含義與名人
導言
煕,作為一個獨特的漢語人名,在其漫長的歷史演變中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底藴。在本文中,我們將深入探究 煕 人名的淵源、含義及其在歷史長河中湧現的著名人物。
一、淵源與演變
1. 起源
煕 字最早見於商朝甲骨文中,其本義為「光明、光亮」。古人認為,光明是祥瑞之徵,因此 煕 字被賦予了吉祥、喜慶的寓意。
2. 演變
隨著時代變遷,煕 字逐漸演變出更多的含義。在先秦典籍中,煕 常與「和樂、融洽」等詞彙連用,表示親密和睦的關係。漢魏時期,煕 字開始用於人名,取其「吉祥」、「和善」之意。
二、含義與寓意
作為人名,煕 具有以下寓意:
寓意 | 含義 |
---|---|
光明喜慶 | 祈求光明前程、喜慶祥和 |
和善温良 | 期許待人處事和睦、温和有禮 |
祥瑞平安 | 寄託父母對子女平安順遂的祝福 |
三、名人録
歷史上,名為 煕 的傑出人物不勝枚舉,以下列舉部分代表性人物:
姓名 | 生卒年 | 事蹟 |
---|---|---|
蔡煕 | 1047-1126 | 北宋著名書法家,與蘇軾、黃庭堅並稱「宋四家」 |
林煕春 | 1873-1939 | 馬來西亞華人,創辦多所學校和醫院,被譽為「砂朥越教育之父」 |
許熙熙 | 1937- | 台灣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 |
張熙 | 1940- | 台灣企業家,台塑集團創辦人之一 |
鄭煕真 | 1961- | 台灣學者,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國際知名的社會學家 |
四、表格總結
以下表格對 煕 人名的淵源、含義、名人進行了總結:
類別 | 內容 |
---|---|
淵源 | 起源於商朝甲骨文,本義為「光明、光亮」 |
含義 | 光明喜慶、和善温良、祥瑞平安 |
名人 | 蔡煕、林煕春、許熙熙、張熙、鄭熙真等 |
結論
延伸閲讀…
熙字五行屬什麼,取名寓意好嗎?帶熙字的男孩名字
熙字取名什麼寓意?
煕 字作為人名,既承載著吉祥喜慶的祈願,也寄託了父母對孩子和善温良、平安順遂的希望。自古至今,無數名為 煕 的傑出人物在各自領域熠熠生輝,為這個人名增添了層層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