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有光:明朝文學巨匠,太湖水利奠基人
引言
明朝嘉靖年間,文壇風雲詭譎,而歸有光率眾倡議革新,以唐宋古文之精神,開創文壇新風。不僅如此,其對太湖水利治理的深入鑽研,更是為後世治水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治水之功,惠澤後世


歸有光長居安亭,見太湖水患頻發,民生困頓,遂發潛心研習水利。他力排眾議,提出疏浚吳淞江,治理太湖水患的方案。並蒐集文獻,編成《三吳水利錄》,為後世治水提供了依據。
文壇革新,振聾發聵
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齊名,合稱嘉靖三大家。他反對當時文風浮濫,提倡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風格。其文章情真意切,感染力強,影響深遠,譽滿天下。
生活描寫,刻畫細膩
歸有光的文章擅長描繪日常生活,篇幅雖短,卻以細膩的筆觸生動刻畫,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項脊軒志》《寒花葬志》等名篇,更是成為傳誦至今的經典。
先秦經學,義理深湛
除文學成就外,歸有光在經學方面亦有建樹。他重視義理,文章中處處體現經學的思想。他認為文章不應拘泥於模仿古人,而應寄寓真情實感。
親情至深,不忘故園
歸有光與祖母、母親感情至深。他曾寫《先妣事略》和《乞醯論》等文章,紀念和緬懷親人。縱然遷徙他鄉,仍心懷故園,對故鄉的一草一木充滿深切的思念。
科舉失意,從容淡泊
歸有光八次禮部會試均落第,但並未灰心喪氣。他遷居安亭,講學授徒,在逆境中保持從容淡泊的心態。即使仕途不順,亦堅持政事,為民生奔走。
仕途沉浮,心懷抱負
嘉靖四十四年,歸有光終於得中進士,擔任長興縣令。他注重教化,不尚刑法,關心民生,觸動豪強利益,後被明升暗貶。但他心懷抱負,始終不忘治國之志。
生平簡表
- 正德元年(1507年)出生於崑山項脊涇
- 嘉靖四年(1525年)補為蘇州府學生員
- 嘉靖十九年(1540年)舉應天鄉試第二名
-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得中進士
-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授浙江長興縣令
- 嘉靖二十三年(1569年)調升順德府通判
- 隆慶四年(1570年)任南京太僕寺丞
- 隆慶五年正月十三日(1571年2月5日)去世,享壽六十四歲
熙甫意思
熙熙指繁盛或歡樂,甫指始或已。熙甫意思為開端、開始、起頭。
- 起點:事物的開端,萬物的始發點。
- 初始:最初的階段,尚未成熟或完成。
- 序幕:戲劇或小説等作品的開端部分。
- 前景:事件或情勢的開展,未來發展的趨勢。
三、應用舉例
用法 | 説明 |
---|---|
熙甫之時 | 開端時刻 |
熙甫之策 | 起步計劃 |
熙甫之作 | 初始創作 |
熙甫之兆 | 前景預兆 |
文字轉換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
熙甫 | 熙甫 |
意思 | 意思 |
開端 | 開端 |
起點 | 起點 |
序幕 | 序幕 |
前景 | 前景 |
四、參考詞語
相關詞語 | 釋義 |
---|---|
伊始 | 起初,開始 |
濫觴 | 事物的起源 |
肇端 | 事物的開端 |
鴻蒙 | 混沌初開的時期 |
胚胎 | 事物發展的初始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