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丁草】揭密台灣特有「白丁草」的神秘面紗,見證純白花海的動人傳説

【白丁草】揭密台灣特有「白丁草」的神秘面紗,見證純白花海的動人傳説

認識台灣常見觀賞樹木—雞屎樹

台灣自古引進雞屎樹,廣泛分佈於中低海拔灌叢中,具有收斂、止痢等功效。此外,雞屎樹根及全株可袪風除濕、補脾調氣,治療感冒、肝炎、關節痛等疾病。

雞屎樹有數個園藝品種,其中葉具黃白斑、花重瓣及紫花者最常見於栽培。其性味平和,全株可供藥用,效用廣泛。

白丁草 Play

近年來,由於草藥成分複雜且安全性未經證實,民眾隨意服用恐危害健康。為避免延誤就醫,建議生病時應尋求醫療機構診治。

民間傳言中草藥傷腎之説法備受中醫師質疑。真正的中藥材經過泡製程序去除毒性,危險性低。反之,未經炮製的青草店草藥毒性高、療效不明,最好避免擅自使用。

白丁草

2003年,台灣禁用含有馬兜鈴酸的5種中藥,包括廣防己、青木香、關木通、馬兜鈴及天仙藤,並註銷其藥材許可證。中藥與西藥均有副作用,腎臟病患者應先接受西醫檢查確定病變後,再考慮是否接受中醫治療。

此外,定期檢查腎功能、避免亂服藥、做好保暖措施等,皆有助於呵護腎臟健康。

使用中草藥注意事項:

事項 描述
諮詢專業醫師 尋求合格中醫診所或大醫院中醫部門
定期檢查腎功能 長期服用中藥者
避免亂服藥 含腎臟毒性的止痛藥、感冒藥和中草藥
正確泡製中藥 去除毒性
避免使用青草店草藥 未經炮製,毒性高、療效不明

白丁草:護肝利膽的天然珍寶

白丁草的認識

白丁草(Dichroa febrifuga),又名白丁香、白丁香草,屬於忍冬科忍冬屬,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莖直立,高達1米;葉對生,卵形或披針形,邊緣有鋸齒;花序為圓錐花序,花白色,小而密。

白丁草的分佈:白丁草主要分佈於亞洲熱帶地區,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台灣、東南亞等地。

白丁草的別名:白丁草還有許多別名,如:白雞草、白丁子、白丁子草、白丁香、白丁香草、白虎丹、白丁香、白丁子草、白虎丹、野雞冠、雞冠草等。

白丁草的藥用價值

白丁草自古以來就是一味重要的中藥材,具有護肝利膽、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等功效。

護肝利膽:白丁草中含有白丁草苷、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具有保肝作用,能促進肝細胞再生,增強肝功能,有效預防和治療肝炎、肝硬化、膽結石等肝膽疾病。

清熱解毒:白丁草性涼,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性疾病,如發燒、痢疾、瘡瘍等。

消炎止痛:白丁草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炎、鎮痛的作用。可用於緩解關節炎、肌肉痠痛等疼痛症狀。

白丁草的臨牀應用

中醫使用:白丁草在中醫臨牀上主要用於治療肝炎、黃疸、膽結石、瘡瘍、熱毒等證候。

西醫使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白丁草具有保肝、抗炎、利膽、免疫調節等作用。臨牀上主要用於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膽汁淤積等疾病。

表格:白丁草的臨牀應用

疾病 劑量 用法
慢性肝炎 15-30g 煎服,每日1劑
肝硬化 30-60g 煎服,每日1劑
膽汁淤積 15-30g 煎服,每日1劑
瘡瘍 外用 搗爛敷患處
熱毒 15-30g 煎服,每日1劑

白丁草的食用方法

內服:
* 煎服:將白丁草15-30g加入適量水,煎煮後服用。
* 泡茶:將白丁草5-10g放入杯中,沖入熱水泡飲。
* 入藥:白丁草可入藥,配合其他中藥材組成複方,治療各種疾病。

外用:
* 搗爛敷患處:將白丁草搗爛成泥,敷於瘡瘍等患處。

延伸閲讀…

六月雪

花得更少買得更好

白丁草的注意事項

  • 孕婦、哺乳期婦女應慎用。
  • 過敏體質者應慎用。
  • 持續服用請遵醫囑。
  • 白丁草不宜久服,建議間斷服用。

結論

白丁草是一種具有護肝利膽、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等功效的天然珍寶。在中醫和西醫臨牀上廣泛應用於治療肝膽疾病、熱毒等證候。科學研究證實,白丁草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保肝、抗炎、利膽、免疫調節等作用。合理使用白丁草,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各種疾病,促進身體健康。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