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文化圈喪禮傳統:帛金
在漢字文化圈中,帛金,又稱奠儀、賻儀、楮敬,於喪禮儀式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象徵著對逝者家屬的慰問和對喪家經濟的援助。


帛金的起源
帛金源自古代,古時,「帛」泛指貴重絲織品。「帛金」一詞,意指以金錢財富來表示弔唁之情。
帛金的習俗
帛金一般放置於白信封內,信封上書有「致送人姓名」和「敬輓」字樣,以示哀悼。
帛金的金額
帛金金額無固定標準,依據個人經濟狀況而定。但通常會以單數為結,表示對逝者的尊重。有些地區甚至有在帛金金額中加入一元零錢的習俗,以避免成雙數的大忌。
帛金的意義
帛金除了表達對逝者的哀悼之外,也具有實質的經濟援助作用。它減輕了喪家在辦理喪事時的財政負擔,體現了親友之間的相互扶持。
帛金的注意事項
- 帛金應使用現金,避免使用禮物卡或優惠卡。
- 避免使用利是封,建議使用白色的信封。
- 帛金金額宜為單數,不能為整數。
- 轉賬帛金時,務必署名,以方便喪家後續禮尚往來。
白事白金:台灣傳統喪葬禮儀與白金飾品的關係
前言
在台灣傳統喪葬禮儀中,白事白金扮演著重要角色,象徵對逝者的哀悼與追思。這份習俗不僅承載著深沉的文化意義,更與台灣的社會風氣和產業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繫。本文將探討白事白金在喪葬禮儀中的用途、意義、產業現況及相關文化習俗,進而理解其在台灣傳統喪葬文化中的重要性。
意義與用途
哀悼的象徵:
白事白金的顏色為純淨無暇的白色,象徵對逝者的哀悼與追思,表達哀傷之情,並寄託對亡魂的敬意與緬懷。
守靈與送行的裝飾:
喪禮期間,至親會配戴白事白金飾品進行守靈,並在出殯送行時佩戴於身上或靈車之上,表達對逝者的哀惜與送行之意。
產業現況
近年來,台灣的白事白金產業蓬勃發展,主要由金飾業者經營,販售各種類型的白事白金飾品。常見的白事白金飾品包含項鍊、手鍊、胸針、戒指和耳環,材質以K金為主。由於喪禮需求量大,許多金飾業者更推出專門的白事白金商品系列。
文化習俗
白花與白事白金:
喪禮中除了配戴白事白金,也會在靈堂佈置白花或配戴小白花,象徵哀悼與純潔。
禮俗差異:
不同族羣及地域間的白事白金習俗略有差異。例如,有些族羣會將白事白金送給喪家或至親好友,作為慰問或哀悼之意。
延伸閲讀…
帛金
白事封包怎麼寫份子錢一般給多少?
表格:白事白金種類
類別 | 特色 | 常見用途 |
---|---|---|
項鍊 | 精緻細膩,長度適中 | 配戴於守靈和送行儀式中 |
手鍊 | 輕巧時尚,配搭容易 | 戴於手腕上,象徵思念與追憶 |
胸針 | 典雅大氣,佩戴顯眼 | 別在胸前,表達對逝者的尊重與懷念 |
戒指 | 簡約莊重,寄託情誼 | 配戴在手指上,代表對亡者的思念和永恆記憶 |
耳環 | 玲瓏小巧,別緻可愛 | 戴於兩耳,增添一抹温暖和慰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