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歷史上的諸多橋樑
10. 鐵心橋
傳説南宋時期,金兵入侵,宋高宗趙構逃亡江南。途中,一支將士捨命護衞趙構,並稱自己是”鐵心”。為紀念此役,將此橋命名為”鐵心橋”。


9. 邁皋橋
原橋已不復存在。傳聞從前有老婆婆賣蒸糕,經常發現糕點中夾雜著冥紙。後得知是附近難產而死的婦女為其孩子餵食。老婆婆遂收養其子,此橋便得名”賣糕橋”。
8. 周郎橋
相傳周瑜攻打建業時,發現前有河流,遂命地方官造橋。官員驚恐,不知所措。周瑜親自指揮,拆除附近一座廢橋,重組材料,一日內造橋,故得名”周郎橋”。
7. 蒲塘橋
南宋書生趙琪為母祝壽,誓言建橋。趙琪病重亡故後,其妻母繼承遺志,歷經五年,建成九孔橋。由於由寡婦所建,故稱”寡婦橋”。
6. 文德橋
橋因熱脹冷縮原理而建,經歷十年方成。由於每逢端午人潮擁擠,曾發生欄杆崩塌事故,流傳出”文德橋的欄杆—靠不住”的歇後語。
5. 姑孰梁
商周時期形成的繩索橋,現只留遺址。被稱為”梁”,是歷史觀念延續的象徵。
4. 長樂橋
建於北宋或南宋年間,橋頭石雕蚣蝮斷頭。文革期間被砸毀,故稱”斷頭蚣蝮”。
3. 天生橋
李斯監工,以熱脹冷縮原理焚山開河。橋名”天生”,因其因勢而成。文人常在此聚會,賞景賦詩。
2. 秦淮分月
文德橋上的特殊景象。
1. 周嘟嘟
也稱”周瑜”。攻打建鄴時,下令拆除廢橋,重組材料,一日內造橋。得名”周郎橋”。
白虎橋:歷史悠久的京都橋樑
白虎橋簡介
白虎橋是位於日本京都市的御苑內的一座拱形石橋,跨越清流園池「御池」。這座橋樑因其優雅的弧線和歷史悠久的意義而聞名。
白虎橋的歷史
白虎橋最初建於江户時代(1603-1868),當時是皇居產業的一部分。相傳此橋以中國古代傳説中的靈獸「白虎」命名,傳説是保護西方和金屬的吉祥物。
白虎橋的結構和特點
白虎橋長約 22 公尺、寬 9 公尺,由 10 塊巨大的花崗岩石板組成。拱形橋身採用了無支柱設計,體現了當時高超的工程技術。
** | 特點 | 描述 | ** |
---|---|---|---|
材質 | 花崗巖 | ||
長度 | 約 22 公尺 | ||
寬度 | 約 9 公尺 | ||
拱形 | 無支柱設計 | ||
裝飾 | 護欄和石燈 |
白虎橋的象徵意義
白虎橋被視為京都市的象徵,經常出現在傳統畫作、浮世繪和文學作品中。它還被認為是神聖和力量的象徵。據説,在橋上許願可以帶來好運和保護。
白虎橋周邊
白虎橋位於京都御苑內,周圍環繞著鬱鬱葱葱的花園和歷史悠久的建築。參觀者可以在橋上漫步,欣賞周圍的景觀,或在橋下清流園池畔野餐。
參觀白虎橋
參觀白虎橋免費,遊客可以從京都御苑本丸御殿附近的入口進入。建議在春秋或冬季參觀,這時的御苑景色最為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