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裝飾品:石獅子
屬性 | 特點 |
---|---|
名稱 | 石獅子或石獅 |
材質 | 石材、水泥、玻璃纖維、金屬 |
位置 | 建築物大門兩側 |
數量 | 成雙成對 |
形態 | 具有誇張寫實神態,踏球含珠 |
造型 | 頭部卷髮,威武雄偉 |
擺放 | 配合陰陽哲學,左雄右雌 |
意義 | 鎮守化煞,象徵祥瑞 |
擺放規則


情況 | 雄獅 | 雌獅 |
---|---|---|
從大門內出來 | 左側 | 右側 |
從門外進入 | 右側 | 左側 |
多組石獅子 | 外門:右側 雄獅,左側 雌獅;內門:左側 雄獅,右側 雌獅 |
例外情況
地點 | 特點 |
---|---|
嘉峪關關帝廟 | 爪下無球幼,難辨雌雄 |
曲阜孔府 | 爪下無球幼,難辨雌雄 |
東華門大街 | 爪下無球幼,難辨雌雄 |
泰山孔子登臨處 | 左雌右雄 |
基座與外觀
石獅子通常安放在須彌座上,座上覆蓋錦鋪。獅子的造型在中國經過美化,具有威武誇張的特徵。
文化意涵
石獅子的擺放反映了中國傳統的男左女右陰陽哲學。其動作姿態與中國男女分工相呼應:雄獅代表外出賺錢,雌獅代表家庭教育。獅子嘴中的球象徵雕刻技藝,也代表對大門守護者的示好和祈求。此外,獅子張嘴示威,雌獅閉嘴示迎,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家庭和諧之道。
石獅意義
石獅作為中國傳統建築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載著豐富而深遠的意義,無論是在宗教、象徵意義還是實用功能方面。
起源與象徵意義
石獅起源於唐代,當時被廣泛用於陵墓和宮殿裝飾。傳説石獅子是由南海觀音菩薩的坐騎金毛獅變化而來,因此具有威凜莊嚴之氣。在佛教中,獅子被視為守護佛法的護法神,象徵著力量、勇氣和智慧。
實用功能
除了象徵意義外,石獅在建築中也發揮著實用功能。它們通常位於建築物的門前或角樓處,具有鎮宅、辟邪的作用。相傳石獅能夠驅除邪惡,保護居住者免受災禍。此外,石獅還可作為排水系統,通過獅子口下的排水孔排出雨水。
種類與特點
石獅種類繁多,不同時代和地域的石獅具有獨特的特徵。根據造型和用途,石獅可分為以下幾類:
類型 | 特點 |
---|---|
圓雕石獅 | 全身雕刻,體量宏大,氣勢磅礴 |
浮雕石獅 | 僅雕刻前端,貼附於建築物表面,靈活動感強 |
對坐石獅 | 一對石獅相對而立,形成對稱構圖 |
騎獸石獅 | 石獅背上騎乘著其他動物,如大象、駿馬 |
鎮水石獅 | 安置於水邊或橋樑之上,用於鎮壓水患 |
文化影響
石獅不僅在建築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也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它們被用於繪畫、雕塑、年畫等藝術形式,民間也有許多與石獅相關的神話傳説。例如:
- 踢石獅:相傳觸摸石獅的頭部可以帶來好運
- 拜石獅:在某些寺廟或廟宇中,信徒會向石獅祈求平安健康
まとめ
石獅作為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具有豐富而多重的意義。它們既是宗教保護神,又是建築的裝飾品和實用功能元素。隨著時代的演變,石獅的造型和用途也不斷變化,但其象徵著力量、勇氣和智慧的本質永不褪色。
延伸閲讀…
石獅_百度百科
石獅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