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荼鬱壘,也稱神荼鬱律,是兩位守衞陰間「鬼門」的神祇,以驅邪逐魅聞名。據傳他們將惡鬼用蘆葦縛綁,餵給猛虎食用。於是黃帝便命令百姓在家門懸掛桃木雕刻的神荼鬱壘像來驅魔禦邪。]
神荼鬱壘的起源與職責
起源 | 職責 |
---|---|
度朔山上的桃木神樹 | 把守鬼門,監督羣鬼 |
《論衡·訂鬼》 | 捉拿作祟之鬼,餵予老虎 |
黃帝 | 令民奉祀神荼鬱壘,立大桃人於門口 |
成語「神荼鬱壘」
- 拼音:shēn shū yù lěi
- 注音:ㄕㄣ\u3000ㄕㄨ\u3000ㄩˋ\u3000ㄌㄟˇ
- 意思:守門的神祇,象徵驅除邪祟
- 對應 Emoji 符號:👼荼🌷🥎
神荼鬱壘與虎
神荼鬱壘常與虎配對出現,傳説他們與老虎合力捉拿惡鬼,以葦索縛綁,餵食給虎。這反映了老虎在中國傳統中的驅邪辟惡象徵。


神荼鬱壘與桃木
桃木在中國文化中具有極強的驅邪力量,相傳神荼鬱壘化身為桃枝或桃人,護衞著家園不被邪靈入侵。人們於門框上繪刻神荼鬱壘與老虎的圖像,懸掛桃符,正是這種習俗的演繹。
總結
神荼鬱壘是中國民間信仰中的重要門神,他們守護著陰陽兩界,驅逐邪魔,確保家園安寧。其傳説故事與圖像象徵,在中華文化的歲月長河中傳承不輟。
神荼鬱壘讀音:shén tú yù lǜ
「神荼鬱壘」是中國神話中的一對門神,據傳能驅邪避鬼。其讀音為:
字 | 讀音 |
---|---|
神荼 | shén tú |
鬱壘 | yù lǜ |
神荼鬱壘的起源
神荼鬱壘的傳説源自《山海經》。據記載,東方的度朔山頂有一棵桃樹,枝幹伸展三千哩,稱為「桃都」。樹下有兩個神人,左邊那個叫神荼,右邊那個叫鬱壘。他們負責守衞桃都之門,防止惡鬼進入人間。
神荼鬱壘的職能
神荼鬱壘的主要職能是驅邪避鬼。古人認為,鬼怪會在夜間出沒,因此在門前懸掛神荼鬱壘的畫像或雕塑,可以驅逐鬼怪,保護家園平安。
神荼鬱壘的形象
神荼鬱壘通常被描繪成兩位身穿甲冑、手持武器的門神。神荼手持桃木劍,鬱壘手持戈。他們的外形威武,面目凶煞,足以嚇退鬼怪。
神荼鬱壘的傳説
關於神荼鬱壘的傳説有很多。其中一個傳説講述了一個名為「黃帝」的君王,他因惡鬼侵擾而寢食難安。神荼鬱壘聽聞此事後,便前來幫助黃帝驅逐惡鬼。黃帝非常感激,於是封神荼鬱壘為「門神」。
神荼鬱壘的流傳
神荼鬱壘的傳説流傳至今,成為中國民間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過年期間,許多家庭會在門前懸掛神荼鬱壘的畫像或雕塑,祈求家宅平安。此外,神荼鬱壘的形象也經常出現在傳統戲曲和民間藝術中。
延伸閲讀…
神荼鬱壘 – 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神荼鬱壘> 辭典檢視-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