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必備!笏板原來這樣用 | 笏板小知識:古人上朝的秘密 | 笏板是什麼?3分鐘帶你認識

古代官員的隨身小物:笏板的故事

說到古代官員上朝必備的用品,笏板絕對是最具代表性的物品之一。這塊看似簡單的長條形板子,其實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意義與實用功能。在古裝劇裡我們常看到大臣們手持笏板稟報政事,但你知道嗎?不同材質的笏板還代表著不同的官階呢!

笏板的材質與等級

古代官員使用的笏板可不是隨便拿塊木板就能充數的,它的材質可是大有講究。根據《禮記》記載,不同等級的官員使用的笏板材質也不相同,這可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官員等級 笏板材質 使用場合
天子 祭祀大典
諸侯 象牙 朝見天子
大夫 日常朝會
一般公務

笏板的實際用途

你可能會好奇,這麼一塊板子到底能做什麼?其實笏板的用途可多了!最主要是用來記事,古代官員上朝時會把要稟報的事項寫在上面,就像現代的備忘錄一樣。而且因為是雙手捧著,還能避免手不知道放哪裡的尷尬,可說是一舉兩得。有趣的是,有些官員還會在笏板上偷偷寫小抄,遇到皇帝問話時就能偷瞄幾眼,這招跟現在的學生考試作弊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笏板的使用方式也很有講究,通常是用雙手捧著,板面朝內,以示對君王的尊敬。在行禮時要將笏板舉至與額頭齊平,這個動作稱為”執笏”。明朝時期還發展出”插笏”的習慣,就是把笏板插在腰帶上,這樣雙手就能空出來做其他事情。不過這種做法後來被認為不夠莊重,漸漸就不流行了。

隨著時代變遷,笏板也慢慢演變成不同的形式。清朝時期改用”奏摺”取代笏板,但某些儀典場合還是會使用簡化版的笏板。現在我們在廟宇裡看到的”笏”,其實就是從古代官員的笏板演變而來的,只是材質和用途已經大不相同了。下次看到古裝劇裡大臣手持笏板的場景,不妨多留意一下這些有趣的細節。

笏板

笏板到底是什麼?古代官員必備神器大解密!每次看古裝劇都會看到大臣們手裡拿著一塊長長的板子,那可不是普通的板子喔,它可是古代官員的「行動辦公室」,叫做笏板。這玩意兒看起來簡單,但功能超乎你想像,根本就是古代版的平板電腦啊!

笏板最早是用來記事用的,官員上朝時會把要報告的事情寫在上面,就像現在的備忘錄一樣。後來慢慢演變成身份的象徵,不同材質代表不同官階。想像一下,如果穿越回古代,看到某位大人拿著象牙做的笏板,那絕對是重量級人物,要趕快行禮啊!而且它還有一個很實際的用途,就是當皇帝突然點名問話時,可以偷偷瞄一眼寫在上面的重點,避免腦袋一片空白出糗。

材質 對應官階 特殊用途
象牙 一品大員 彰顯身份,皇帝賞賜用
二品至三品 重要場合使用
竹木 一般官員 日常辦公使用
特殊金屬 武官專用 緊急時可當簡易防身武器

除了記事功能,笏板還有很多隱藏版用法。像是遇到緊急狀況時,武官會把金屬製的笏板當成小型盾牌使用;文官則會用它來遮臉,表示對皇帝的尊敬。最有趣的是,有些官員會把笏板當成「古代便利貼」,把重要事項刻在上面,隨時可以拿出來複習。而且你知道嗎?笏板的大小也是有講究的,太長會被嫌囂張,太短又顯得不夠莊重,所以官員們都會特別注意這個細節。

在明朝的時候,笏板的使用達到高峰,甚至發展出一套完整的禮儀規範。上朝時怎麼拿、怎麼放、怎麼遞交都有嚴格規定,搞錯了可是會被記過的。有些細心的官員還會在笏板上雕刻花紋或寫上格言,讓這塊板子不僅是工具,更成為個人品味的展現。現在故宮裡收藏的笏板,有些還能看到當年官員親筆寫下的筆跡,感覺特別有溫度呢!

誰在古代會使用笏板?一文看懂古代官場禮儀

大家看古裝劇時,應該常看到官員們上朝時手裡拿著一塊長長的板子吧?那塊板子就是「笏板」,可不是隨便誰都能拿的喔!在古代,笏板可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主要用在朝會或重要場合記錄事情,同時也是一種禮儀工具。想知道更多關於笏板的故事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有趣的古代官場小知識。

笏板的使用者與材質

不同官階的官員,使用的笏板材質也不一樣。這可是嚴格規定的,絕對不能亂用!來看看這個簡單的對照表:

官階等級 笏板材質 使用場合
一品至三品 象牙 朝會、祭祀
四品至五品 正式奏事
六品至九品 竹木 日常公務

從表格可以看出,官越大用的材質越高級,這就跟現在公司高層用的名牌鋼筆一樣,都是身份的表徵。而且每次上朝前,官員們都要把笏板擦得亮晶晶的,這可是基本禮儀呢!

笏板的實際用途

你可能會想,這塊板子到底拿來做什麼?其實用途可多了!除了是身份的象徵外,最主要的功能是「記事本」。古代沒有便利貼,官員們要上奏的事情都會先記在笏板上,這樣才不會忘記重要事項。有時候皇帝突然問話,官員也能馬上查看笏板上的筆記,避免答不出來的尷尬場面。另外,在行禮時雙手捧笏也是一種對皇帝的尊敬,就像現在開會時要帶筆記本一樣,既實用又符合禮節。

說到笏板的使用方式也很有意思,平常不用時要插在腰帶上,稱為「搢笏」;要寫字時就拿出來,叫做「執笏」。這些小細節都顯示出古代官場的規矩有多講究。而且你知道嗎?有些官員還會在笏板上偷偷做記號,比如畫些小圖案來幫助記憶,這就跟我們現在在筆記本上畫重點一樣,看來古今中外的辦公小技巧都差不多呢!

笏板

什麼時候要用笏板?上朝奏事的必備道具,這可是古代官員上朝時不可或缺的「辦公用品」呢!想像一下,大臣們穿著朝服,手持這塊長條形的板子,既莊重又實用。笏板不只是裝飾,它可是有實際功能的,像是記錄要上奏的事項,或是當成臨時的記事本使用,避免在皇帝面前突然忘記要說什麼的尷尬場面。

說到笏板的材質,不同官階用的還不太一樣喔!來看看這個簡單的對照表:

官階等級 笏板材質 備註
一品至三品 象牙 高級官員專用,象徵地位
四品至五品 檀木 中階官員使用,質地堅固
六品以下 竹木 一般官員使用,較為樸素

在古代朝廷裡,笏板的使用時機可是很有講究的。每天早上上朝時,官員們都要帶著它,見到皇帝要雙手捧笏行禮。奏事的時候,可以稍微低頭看著笏板上記的要點,這樣就不會因為緊張而語無倫次。退朝後,有些勤奮的官員還會在笏板背面記下皇帝交代的事項,回家後再整理成正式的文書。

有趣的是,笏板的大小也有規定,通常長度約在二尺六寸左右,寬度則根據官位高低略有差異。高級官員的笏板會做得比較精緻,邊緣可能還會鑲金或雕刻花紋。雖然現在我們已經不用笏板了,但在一些傳統戲劇或祭典中,還是能看到它的身影,算是古代官場文化的一個有趣見證呢!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